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四川在线

AI保护耕地!人工智能辅助四川查土地违法
2021年08月12日 09:24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四川在线记者 寇敏芳

  “以前都是靠人工,现在有人工智能帮忙。”一幅卫星影像上,绿色的田野上“长出”两个小方块,被人工智能一眼锁定,圈了出来。这是我省首次在自然资源执法月度自主监测工作中运用人工智能遥感AI辅助提取技术,较之前以仅靠人工的工作效率提升近50%。

  今年5月起,四川在自然资源部统一组织开展卫片执法工作的基础上,开启月度自主监测工作,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旨在及时发现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挖田造湖、挖湖造景等土地违法问题,并对年度卫片违法图斑整改情况进行监督。

  负责研发人工智能遥感AI辅助提取技术的省国土科研院介绍,提取疑似问题图斑是月度自主监测工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常规方法主要依靠人工目视解译,虽然准度较高,但费时费力。尤其是在成果质量自查阶段,为确保图斑提“准”,需要建立交叉检查与抽样检查机制,实质是通过人工对监测区域影像及疑似问题图斑进行二次判断。

  为此,省国土科研院在前期大量样本试验和模型训练,于7月下旬首次结合人工智能遥感AI辅助提取技术,通过深度学习变化提取模型,对7月月度自主监测初步监测成果进行“质量检查”,较之前以仅靠人工的工作效率提升近50%。

  技术人员表示,在实际操作中,人工智能遥感AI辅助提取技术通过深入月度自主监测工作场景,充分利用监测数据成果构建“样本采编—迭代训练—模型调优-模型封装-自动解译”的完整技术流程与运行机制,综合采用难例挖掘与数据回流技术,经过多轮“样本—训练—解译”的闭环滚动优化,构建出高效、高精度的变化自动提取环境,从而实现疑似问题图斑的自动提取。

  省国土科研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不断丰富省级遥感监测技术手段,为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占用耕地行为,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使执法月度自主监测工作保持旺盛的技术生命力。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