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四川日报

今年“逐梦计划”,21个市(州)共提供3.5万余个实习岗位
2021年08月16日 09:43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祝欢
分享到:

内容摘要:“逐梦计划”自2014年启动以来,已连续实施8年,累计募集岗位超过16万个,帮助近12万名大学生走上实习岗位。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浩

  “我要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大对其他领域知识的学习和钻研,努力扩充知识量、延长知识链。”今年就读于成都师范学院的王照勤,已是连续第二年参加“逐梦计划”。暑假,他来到青神团县委实习,主要参与办公室文件整理、会议记录、调研报告和年鉴审阅等工作。

  “为青年办实事,截至8月10日,全省21个市(州)党政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共提供3.5万余个实习岗位。”8月12日,团省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今年6月9日新一轮“逐梦计划”项目启动以来,来自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的全国近600所高校的1.4万余名学生,暑假期间奔赴四川科技创新最前沿、乡村振兴主战场、生态环保第一线,开展实习锻炼。

  内外联动,打造人才来川“聚宝盆”

  “逐梦计划”由团省委、省直机关工委、教育厅、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省国资委、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人行成都分行、四川银保监局、省学联等单位联合发起。是一项以组织在校全日制大学生进机关、进企业、进金融机构、进科研院所、进社会组织、进基层、进乡村开展岗位实习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职业体验增强其就业创业能力。

  经过多年发展,“逐梦计划”不仅成为大学生暑假必备的打卡项目,也成为吸引人才向四川汇聚的一个重要渠道。

  今年,“逐梦计划”首次面向在北京地区就读的大学生群体开展,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专门组织力量,在北京各大高校进行前期宣传推广。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的河南籍研一学生何占西认为成都发展前景好、发展潜力大,专门报名参加“逐梦计划”,想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提前做准备。在成都市新都生态环境局实习期间,他不仅参与了市民诉求回复整理、企业应急预案档案电子化归档等工作,还参与了应急事件的处置。在他看来,这些实习经历从不同方面锻炼了自己学以致用的能力,将为自己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省份高校的学生参与热情也十分高。在广元市利州区乡村振兴局综合股实习的广西民族大学学生何臻,刚刚协助单位筹备召开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会议。她说:“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我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把青春奋斗融入这项伟大事业。”

  “能力在实习中得到提升,我相信自己未来一定能成为更优秀的人。”就读于四川大学的香港籍学生黄冰敏,暑假通过“逐梦计划”来到成都亿盟恒信科技有限公司数据分析岗位实习。实习期间,她接触了大量的数据,学到很多计算机操作知识,“锻炼很多,进步很大。”黄冰敏为“逐梦计划”点赞。

  感知家乡,汇聚治蜀兴川“新动力”

  “逐梦计划”更是川籍学生充分感受家乡变化的重要载体。

  “参加‘逐梦计划’,是我在这个暑假最棒的决定。”就读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研二学生刘思怡,利用假期回到家乡德阳,来到旌阳区孝感街道秦宓社区实习。在她看来,社区的工作比想象中更“杂多累”,自己不仅参与了疫情防控工作,还参与了防灾减灾工作、为退伍军人献爱心等活动,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了什么是为人民服务。就读于天津外国语大学的李思美今年回到家乡南充,在实习中充分感受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南充市市容环卫服务中心办公室实习期间,她的能力得到提升,“‘逐梦计划’为我和家乡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使我和家乡的联系更加紧密。”

  团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逐梦计划”自2014年启动以来,已连续实施8年,累计募集岗位超过16万个,帮助近12万名大学生走上实习岗位。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检验,“逐梦计划”已成为四川大学生们实习锻炼、用人单位物色优秀员工的好平台。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