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国新闻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如何走出巴蜀特色路?
2021年10月28日 10: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北京10月27日电 (左宇坤)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在广袤的西部大地上划出一个新的“圈”。

  望向东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已阔步发展成为主要发达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否发挥后发优势,迈入发展“快车道”?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煜接受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专访时表示,高质量的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独特的优势,成渝要走出自己的巴蜀特色路。

  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专访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煜。 中新网记者 翟璐 摄

  “差距的产生与西部地区的历史发展、区位条件的差异、自然资源的差异有关,不能忽视这些硬要推动发展。但成渝地区还是要向东部地区学习,只有看到差距、认识差距、找到差距的原因,才能缩小差距。”董煜认为。

  在董煜看来,向东部地区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如何改革、如何开放,要去做其他地区还没有的探索,这样才能做示范去带动西部地区。在学习的基础上也应该思考,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成渝也有自己的发展强项,比如文化产业。

  除了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成渝双城经济圈内部也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错位发展”便尤其重要。

  “城市化的不同阶段会展现不同的形式,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确实出现了经济和人口向省会城市、向主城区聚集。目前在成渝城市圈中,成都和重庆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到整个城市群的一半左右,一段时间后必然会出现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对周边地区的负面影响。”

  董煜表示,接下来,成渝想要“错位发展”,就必须重视“优化提升”。考虑到两个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可容纳的空间,一些产业不一定非要布局到中心城市,可以向副中心城市、向周围的中小城市布局,以及建立小一些的中心城市等。

  “只要愿意思考,愿意大力推动改革开放,成渝一定能找到符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董煜认为,当务之急是先要将机制建设起来,其次要将重大工程任务一项项落实,还要在全社会形成支持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的氛围,使西部其他地区和成渝形成合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