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四川在线

“双碳”目标提出后,四川首单30亿元绿色金融债落地
2022年03月13日 09:42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祝欢

  四川在线记者 彭瑀珩

  为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助力企业低碳转型,3月10日,成都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了人民币30亿元的绿色金融债券,期限3年,利率2.95%。

  这是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后,四川首单专用于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绿色金融债券,所募集资金将用于发放绿色减碳项目贷款。

  “目前绿色产业项目需要中长期资金支持,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普遍存在,传统融资工具已难以满足其巨大的融资需求,”成都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与普通金融债券相比,绿色金融债有政策约束和指引,为本地环保、节能、供水、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等绿色产业项目发展提供创新的融资渠道,为绿色产业项目提供中长期的资金有效供给,同时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流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环保领域,使社会资源配置更加科学有效,精准发力助推我省绿色产业发展。

  上述负责人介绍,本次债券募集资金拟投的绿色项目筛选标准严,质量高,要求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证监会三部委联合印发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且需由第三方评估机构认定,同时成都银行重点储备了新能源公交车、垃圾发电类、固体废物利用类、污水处理类、城镇供水类等绿色信贷项目。

  根据测算,拟投放的新能源公交车购置项目预计可实现年节约标准煤17.16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33.64万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预计可实现年节能量2.54万吨标准煤;危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预计每年再生利用工业固废3.5万吨;污水处理项目预计可实现每年生化需氧量削减量2,847.00吨、化学需氧量削减量1,474.60吨、悬浮物削减量1,971.00吨、氨氮削减量222.65吨、总氮削减量292.00吨、总磷削减量37.33吨;城镇供水项目预计可实现年供水912.5万吨。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