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雅安日报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引领文明新风尚
2022年11月09日 15:27 来源:雅安日报 编辑:曹惠君
 新城社区在文明实践活动中,开展义务书法培训
新城社区在文明实践活动中,开展义务书法培训

  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以来,名山区蒙阳街道全域布局,整合资源,边探索、边实践、边创新,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出发点,以贴近群众需求,聚焦服务实效为目标,大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促进人居环境美、乡风民风美,文化生活美,树立了良好社会风气,真正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弘扬正能量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鼓人心”

  “小朋友,你们的梦想是什么?”

  “我想当解放军!”“我想当画家!”……这是名山区蒙阳街道新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近日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时的一个镜头。10多名小朋友说出心中梦想,老师志愿者听后,为他们点赞的同时,还告诉他们有梦想就要努力去实现。

  蒙阳街道所辖4个社区9个村,均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他们根据辖区内的社情民意、群众所需所盼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助推创城工作走深走实——名山河畔,河湖管护志愿者引导养殖户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道德讲堂上,退伍老兵讲述革命先烈的故事,帮助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想内涵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紧跟时代节拍的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活动,把牢了群众思想教育“主阵地”。

  如今,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经常可见身穿红色马甲、头戴小红帽的志愿服务者。他们热心帮助生活不便的残疾人、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家庭学生、给群众宣讲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开展义务书法培训、为老年人义剪、举办传统节日新风会等,用自己的行动为群众提供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引领着文明新风尚,浸润着群众的心灵。

  “听党话,跟党走,我们才能过上好日子,挣更多的票子,脸上才有足够的面子……”蒙阳街道五里村党委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程体芬在文明实践院坝会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融入到村庄发展成效、振兴成果和未来规划的描绘中,让在场的群众感受到思想引领的力量。大家表示,美好生活是靠自己干出来的,有党的好政策支持,一定要努力实现增收致富。

  “在长征中,一位老兵靠着光秃秃的树干,身体已经被冻僵了。将军看见大声喊道军需处长在哪里?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战士们都没有回答,只是默默低下了头。后来,有战士附耳对将军说这个老兵就是军需处长……”这是蒙阳街道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在一场“喜迎二十大,老少颂党恩”主题教育活动时,一位退休老党员给学校同学们讲的小故事。同学们深切感受到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代人不懈奋斗和努力。

  少年强则中国强。为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蒙阳街道多措并举,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对青少年的教育形成补位。通过组织观看红色电影、举办红色讲座、开展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用身边好人好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形式,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质效。

  活动接地气

  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群众“心贴心”

  居民需要什么,新明代文明实践站就做什么;居民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就延伸到哪里。

  7月23日5时59分,伴随着新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王蝶的一声令下,50余名志愿者迅速集结,分为5个组有序前往新城社区设置的5个全员核酸采样点。虽然在防护服下无法辨认出他们是谁,但是他们胸前闪亮的党徽和臂膀上的“党员志愿者”红袖标却格外耀眼,他们有的协助医生登记信息,有的维持秩序,有的逐户上门通知,忙得不可开交。

  7月22日,接到疫情防控指挥部全员核酸检测三天三检通知后,蒙阳街道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时招募志愿者。很快,来自市区人大代表、返乡大学生、共青团员、党员、社会公益组织等多战线多领域的上百名志愿者,迅速组成“全员核酸检测志愿有我”志愿服务队,顶着烈日,深入蒙阳街道21个全员核酸采样点,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圆满完成三天三检任务。

  此外,蒙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群众“零距离”,各地结合“转树作抓”专项行动,找准定位,锚定目标,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新城社区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收集社情民意,了解群众需求,开展“点单式”文明实践服务活动,联合团区委、川农大等单位开展暑期幼儿托管志愿服务,每天下午在四季名城小区党群活动室开展少儿暑期教育志愿服务活动;西城社区联合中国移动名山分公司积极开展反电诈宣传活动,联合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深入学校、小区等地开展禁毒知识宣传志愿服务活动;中心社区联合社区医院、中医院等单位积极开展免费义诊志愿服务活动;东城社区联合社会公益组织开展为老年人上门义剪、陪聊、免费代办等志愿服务,并成功创建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其余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根据各自情况,找准方向,积极开展河湖管护志愿服务、巾帼志愿者服务、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活动,满足不同群体不同需求,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的文明实践活动,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同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环境治理、文明家庭评选等一系列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营造文明实践浓厚氛围。

  刘欢 本报记者  彭加权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