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四川新闻网

成都“非机动车和行人不文明交通行为精准劝导系统”正式上线
2023年03月12日 08:45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祝欢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3月11日讯(记者 张宇)长期以来,对于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由于缺少有效的制约手段和管理措施,使其久治不愈,形成 " 顽疾 "。许多人对于闯红灯、逆行、甚至跨越道路隔离设施抱着一种 " 无所谓 " 的态度,殊不知,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与机动车交通违法性质相同,不但可引发交通事故,同时对于维护良好交通秩序、提升文明城市整体形象也构成严重威胁。

  为进一步持续提升交通参与者文明守法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成都交警依托智慧蓉城、智慧公安等科技手段,创新推出的“非机动车和行人不文明交通行为精准劝导系统”已于2023年3月11日正式上线运行。经过前期测试,该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动自行车无号牌、不带头盔,非机动车侵走机动车道、在人行道骑行,以及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等七大类行为进行精准分析并实施文明劝导。

  行人和非机动车不文明交通行为

  全天24小时智能检测比对

  成都交警从实际路面管理情况分析,非机动车逆行、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现象大多发生在午间、夜间、城郊等警力空档时段或路段,这些交通违法行为严重危及广大市民的生命安全和道路交通运行秩序。

  此次启动的智能抓拍系统,通过对智慧公安、智慧交通的前端视频进行智能算法分析,自动抓拍非机动车驾乘人不带头盔、逆行、无号牌、侵走机动车道、人行横道骑行,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等突出不文明交通行为,并将相关图片信息实时传输到公安交管大数据平台,平台系统对抓拍数据进行自动筛查。

  交通安全宣传劝导提示短信

  2小时内精准推送违法当事人

  对系统筛查出的不文明交通行为,经过后台人工审核程序,成都交警还将运用交管大数据平台,精准分析,科学研判,紧盯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不文明行为,“点对点”对当事人进行文明交通劝导短信提示,在两小时内,以“量身定制”的提示短信,及时告知当事人具体的不文明交通行为、时间、地点以及文明参与交通的倡导,达到对当事人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的警示和纠正效果。

  不文明交通信息精准抄告

  融入“微网实格”促进共建共治共享

  成都交警介绍,“非机动车和行人不文明交通行为精准劝导系统”的运行机制是前端视频解析与后台多算法融合、精准提醒告知、深化宣传教育的一个闭环管理过程,依托该系统的运用,主要是希望通过教育与处罚相结合、行业自律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手段,培养交通参与者的文明守法意识,从源头上进一步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目前,对发现的不文明交通行为以短信形式依法对违法当事人行为进行纠正劝导提醒;如果多次被抓拍的,还将进行分析研判、溯源追查,由属地交警分局进行依法处罚;接下来,还将根据“非机动车和行人不文明交通行为精准劝导系统”的实施效果,继续加大科技设备的投入,联通相关平台,按照“属地、属人、属事、属行业”原则,定期抄告通报相关社区、单位,强化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多途径延伸性劝导,促进市民养成良好出行习惯,实现文明交通共建共治共享。

  成都交警表示,近期通过开展“爱成都迎大运 文明交通我参与”系列行动,对电动自行车上牌、骑乘人员佩戴头盔情况加大管理力度,使非机动车和行人守法率有了较大提升,市民的文明出行意识也显著提高。非机动车及行人自觉维护交通秩序,对推动文明城市建设,特别是构建文明有序的交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成都市交管局供图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