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牙学语时
诚实勇敢是刻在记忆里最短的家训
长大成人后
温良恭俭是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家风
当我们翻开中华民族文化史,家风文化可谓积淀深厚、源远流长。不管是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家教故事再到“杨家儿孙,无论将宦,必以精血肝胆报国”的家风家训……这些都体现着向上的家庭追求和高尚的家国情怀,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力量。
家风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支撑。成都作为一座拥有三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始终通过探寻家风传承,推动家庭文明建设,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成都人。
为了积极引导成都青少年传承好家风,传递向上向善正能力,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红星教育承办的2023年“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征集评选展播活动即将圆满落幕,备受关注的好家规好家训和好家风故事也将正式揭晓。

自9月“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征集评选展播活动正式启动以来,活动就迅速吸引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并积极分享自己的家风家规故事。
我们了解到,今年的“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征集评选展播活动主要面向全市青少年儿童进行,通过征集具有正确导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作品,进而传递出积极向上、健康文明、和谐进步的社会风尚。
值得一提的是,征集开启后就收到了家庭们踊跃的投稿,再由专业评委来进行综合评选,最终评选了25份“好家规家训”最佳作品及25份“好家风故事”最佳作品。
我们在“好家规家训”中看到,曾逸程家庭的家风家训是尊敬长辈,诚实守信,勤奋努力,自立自强。和睦团结,关爱弱小,勤俭持家,弘扬家风。陈昱如家庭的家风家训则是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读书,勤勤恳恳治家。而在“好家风故事”中,成都市教科院附属学校4年级9班的廖成睿、二五中队的付乐施用文字讲述了温暖的家风故事。
“好家规家训”和“好家风故事”作品获奖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为保证本次评选活动的公正与权威,本次活动邀请了成都市天府文化研究院院长谭平、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导师、中科院心理援助联盟成员蒋昱、成都商报红星教育首席记者张瑾共同担任2023年“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征集评选展播活动评委。



那么,入选标准究竟是什么呢?据介绍,好家规家训主要是世代传承的家训、俚语俗语中的治家格言,或是自己总结创作的家规,采取格言、对联、诗词、警句等形式,贴近生活、健康向上、语言精练等等。
好家风故事则是以发生在自己身上或长辈身上的典型事例,以及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故事,深入阐述家庭或家族的家风,可以是诗礼传家、勤俭持家、孝老爱亲、清正廉洁、明事知礼、正直善良、诚实守信等主题的一个方面或是几个方面,内容真实,思想健康,情感真挚,可以说是高标准、高要求、严筛选。
作为本次“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征集评选展播活动评委的张瑾就表示,“每个人刚出生都是一张白纸,其品行如何都始于家风,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人生颜色和图案,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很多家庭提到了家风家训的重要性,也讲述了自己家庭中所发生的温暖故事。”
据张瑾介绍,优良的家风家训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教育和规范,帮助子孙后代成才的重要保证。“希望通过这些特别的故事,能够让更多人主动了解优良家风家训,也能在社会中传递一种正能量。”
“好家规家训”和“好家风故事”获奖作品展播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家庭教育无小事,不仅事关家庭和睦,更是事关着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
相关负责人介绍,“蓉城好家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活动通过整合串联家、校、社三端,以一系列有温度、有创意、有内涵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活动,建设和弘扬新时代良好家风,带动社会风气整体向善向好发展。
我们了解到,除了开展“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全城征集评选展播活动外,主办方还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家庭教育进行了有机结合,先后开展了亲子类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家长学校系列视频课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旨在集全城之力带动全市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百万成都家庭带来更多专业指导,为万千青少年校准人生发展坐标,让万千家庭的文明新风尚共同汇聚成城市发展、民族复兴的澎湃力量。
文丨殷建排版丨阿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