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小锦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近日川渝两地生态环境部门联合教育、经济和信息化等25个部门印发了全国首个跨省域“无废城市细胞”建设管理规程、评估指南和评估细则。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相关负责人表示,3个文件的实施,将进一步规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细胞”建设工作,构建起“无废城市”建设全民行动体系。
“无废城市细胞”建设包括哪些类型?《“无废城市细胞”建设管理规程(试行)》明确,“无废城市细胞”共包括15大类18个小类。具体来说,包括无废工厂、无废工业园区、无废小区、无废乡村、无废公共机构、无废学校、无废医院、无废旅游休闲区、无废商圈、无废饭店(酒店)、无废农贸市场(菜市场)、无废场馆、无废工地、无废汽车维修店、无废加油站15个大类。
据了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细胞”建设包括省、市两级“无废城市细胞”建设,覆盖川渝两省市15个市,42个区县。其中包括:四川省成都市、自贡市、泸州市、德阳市等15个市和巴中市恩阳区。重庆市全域(38个区县及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3个开发区)。
“建设‘无废城市’,‘无废城市细胞’要先行。具体来说,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该负责人透露,首先就是进行申报,建设单位可根据建设评估指南要求自愿开展建设工作。具体来说,建设工作取得成效后,建设单位根据评估细则开展自评打分,向所在市相关主管部门提出“无废城市细胞”评估申请,并附申报材料。
在收到申报材料后,便进入受理阶段。其中,市级“无废城市细胞”由各市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受理和评估。省级“无废城市细胞”则由各市相关主管部门根据评估结果,向省级主管部门推荐并提交相应申报材料,省级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省级“无废城市细胞”评估。
评估得分要求是什么?“无废城市细胞”建设评估满分为100分。在满足合法合规要求的基础上,评估得分90分(含)以上可认定为“无废城市细胞”。
此外,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细胞,评估得分85分(含)以上可认定为“无废城市细胞”。具体包括:获得过国家级或省级绿色、环境、生态等命名表彰的生产生活单元;结合自身特点,开展特色活动并取得良好成效,被省级及以上主流媒体报道的生产生活单元;最新一轮清洁生产审核达到二级及以上水平的生产单元;省级相关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条件。
“‘无废城市细胞’命名后,并非一评定终身。”该负责人表示,省生态环境部门将组织相关主管部门开展抽查,不符合评估条件的将予以撤销。
记者 刘依林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