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成都商报

春运路上回家人满载的不止是“年味”
2024年02月09日 09:07 来源:成都商报 编辑:曹惠君

  ■ 团圆,是春节的一个重要主题词。火车站内,满眼是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人来人往间,出站口、进站口推着行李箱、背着大包小包的游子脚步匆匆,带着喜悦的心情回家。

  ■ 而这些行囊中,有的是为家人带去的一份年味,有的是为家人带回的一份心情和牵挂。

  ■ 记者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车站了解到,今年春运从1月26日开始,3月5日结束。成都车站预计发送旅客1431.2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40.6%。由于今年受雨雪冰冻天气影响,成都东站部分列车停运,对于归心似箭的一些游子来说,可能在旅途中遭遇了曲折。但是,家的温暖终会冲淡一路的疲惫。

  ■ 春运期间,在成都东站,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些踏上归途的人们。

  从新疆到成都,再到湖北利川——

  她满载几大包特产,专门带给家里老人小孩

  九个大口袋堆在地上,有纸箱、有包裹、也有行李箱。这是三位中年人,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下车后需要一路扛着、背着、提着带回家的“年味”。

  “这些是新疆的苹果、梨,那些是坚果,我们那边买不到。”幸女士指着地下的行李,一件件地和记者解释,除了沉甸甸的果子,地上还有个大包裹,里面装着蓬松、新弹的新疆棉花。

  幸女士表示,她的老家在湖北利川,自己常年在新疆阿克苏做冷库质检工作,过年了,就想着带一些老家没有的特产给家里的老人小孩。

  从2月1日到6日,湖北遭遇了今冬最强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多地交通受到影响,人们回家的路也开始变得艰难。

  幸女士和同行人因为带的东西太多,坐不了飞机,只能先坐两天的火车,辗转三千多公里,从新疆赶到成都,再转车到万州,“我们不敢寄回去,担心梨子、苹果在路上烂掉,所以自己带着放心些。”

  当再次背起重重的行囊准备乘车赶路时,幸女士介绍起自己的家乡利川县谋道镇,还询问记者是否知道那里,“我们那儿的苏马荡,有‘中国最美小地方’的美誉。到了那边,会有家人来接我们。”

  从成都到广安——

  她一路呵护几株香梅回家,要给父母好心情

  举着长长的枝桠过头顶的蜡梅,一位女士和身边人尽量保持一段距离,小心地呵护着手上的蜡梅花。

  杨女士在成都待了十年,准备回老家广安过年。她特意挑了几种花带回去。虽然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但在人潮拥挤的车站,她需要花费一路的精力照看娇嫩的花骨朵,以免被人挤压到。

  “黄色的是蜡梅,‘多头’花苞的是苹果杰克玫瑰,这是红梅,也是梅花的一种。”杨女士介绍,她的爸爸妈妈都很喜欢花,家里平时会养一些盆栽,所以带了这些香味比较浓郁的花回家过年,比较应景。

  因为工作地离家不远,杨女士表示自己平时会经常带一些小东西回家,而每年回家过年带的东西都是随自己的心情而定,“只要是我自己带的,爸爸妈妈都很高兴。我喜欢的,他们基本上都会喜欢,父母年龄大了,没有特别想要的东西。我开心,他们也会开心”。

  从成都到西安——

  她怀揣两个毛绒娃娃,要把“这一年”分享给家人

  一个简单的行李箱,一只毛绒玩具大娃娃架在行李上,另一只塞在怀里。20岁女生小王是西安人,之前没来过成都,去年决定到成都上班,“成都的火锅很好吃,人也很热情,但我还想去别的地方继续一边工作,一边旅行,体验不同的生活。”

  小王解释,自己的行李太多,一部分只能寄回家,两个娃娃她很喜欢,虽然装不进箱子,但是再麻烦也要抱着带回家,“我走的时候别人送的,其中一个是我妹妹送的。”

  带着记忆里美好的人、美好的经历,小王表示,要将这些故事分享给老家的家人和朋友,让他们知道,自己这一年过得怎么样。(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昌娟)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