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四川新闻网

成都开展别样清明主题活动
2024年04月04日 09:14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祝欢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4月3日讯(记者 夏婉琳)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明祭祀、厚植文明新风,营造“绿色清明、文明清明”的良好氛围。4月3日,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我们的节日·清明”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在“山上·文明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园举行。

  走进园区,一面以“文明清明 鲜花祭祀”为主题的文明追思墙前,许多市民朋友纷纷驻足,在现场工作人员和文明实践志愿者的倡导下,他们或手捧鲜花,或带着思念之情,在墙前静静地站立片刻,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敬意。一些人还在墙上留言板张贴着一些温馨的提示语,倡导大家采用鲜花祭祀等文明、环保的方式来缅怀先人。除了追思墙,本次活动还创新性地设立了“时空信箱”。市民朋友们将自己的思念和寄言写在特制的卡片上,然后投入信箱。

  活动现场,两位民俗音乐老师通过古筝与二胡的深情演绎,为市民朋友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活动还邀请了心理专家进行主题分享,通过“台上大家畅谈、台下趣味体验”的形式与现场观众共同抚今追昔、慎终追远,共话绿色清明、文明清明。

  “清明绘纸鸢,东风寄希冀。”自古以来,放风筝便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古人将对故人的思念写在纸鸢上,放上蓝天,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有寄托思念、除病消灾的寓意。非遗老师向参加活动的大小朋友告知了绘制纸鸢的各类注意事项后,大家便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绘制纸鸢的颜色,蘸颜料、调色、绘制,一笔一画用色彩点缀纸鸢。

  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用文明的过节方式,让大家感受“祭祀在心不在形”,既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也进一步引导大家增强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的意识,树立文明、绿色、安全的祭祀新风尚。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