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9日电 题:让“小微”不再“微小” 四川农行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作者 黄鹏
今年以来,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以下简称“农行四川省分行”)深入践行普惠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断拓展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与深度,坚决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助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截至3月末,该行普惠贷款余额1350亿元,两年内实现规模翻番,一季度贷款增量281亿元,是上年同期的1.4倍,普惠小微、普惠法人、普惠个人贷款增量和客户增量均居同业前列。

服务实体:优化薄弱环节普惠供给
针对小微企业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沉疴,农行四川省分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切实加大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服务力度,推进无还本续贷、随借随还、循环贷款等模式,推广“首户e贷”“续捷e贷”等专属产品,强化线下场景建设实现批量获客,“线上拓户+线下服务”双轮驱动,向小微企业提供多渠道、全流程的创新金融服务。
据介绍,农行四川省分行坚持科技赋能、简化申贷流程、完善资源保障,多措并举,开展“一企一策”逐户上门对接,进一步破解小微企业信息采集难、需求挖掘难、抵押担保难、渠道对接难、业务办理难等融资痛点,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起步”时刻的燃眉之急,以“服务精准化、利率优惠化、流程高效化”为方针,提升普惠服务可得性并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一季度,该行精准支持小微首贷1734户,占小微企业累计发放客户数的13.2%;办理无还本续贷499户、8亿元;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占比59.0%,提升6个百分点;同时积极纾困普惠小微主体,今年累计让利超1亿元,减免小微支付手续费2.1亿元,惠及51.6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创新产品:满足普惠多元融资需求
牢牢把握创新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农行四川省分行始终把产品研发、服务优化作为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为满足小微企业线上随借随还需求,农行四川省分行在农行系统内首家开办“微捷贷3.0”业务。“微捷贷3.0”是以“客户综合画像+数据驱动”为核心的一款线上产品,是对现有小微线上信用贷款业务的重构,通过一系列无接触、移动式、无纸化的线上化操作,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断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和可得性。该业务上线10日,累计签约小微客户近1300户,累计投放贷款18亿元。

为服务政府采购中标类小微客群,农行四川省分行在省内同业中率先实现与“四川省大数据中心”信息互联,研发上线“政采e贷”,实现对政府采购信息跨区域、全覆盖。一季度,“政采e贷”余额18.7亿元,累计发放贷款34.6亿元,服务小微客户1300余户。
据了解,针对小微企业普遍无抵押、无担保的融资痛点,农行四川省分行携手省再担保机构及多家直保机构,共同研发了“惠企易贷”产品,探索批量担保、见贷即担等创新服务,采取“1+1+N”模式(即1家银行+省再担+N家直保机构),发挥多家担保机构合力,提升融资获得感、便利性。该产品发布三个月来累计为辖内300余家企业发放“惠企易贷”批量担保贷款14.5亿元。
强链韧链:润泽实体注入金融活水
产业链链相通,要素环环相扣。农行四川省分行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围绕产业链、产业集群,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有效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今年一季度,该行供应链融资余额突破200亿元大关,较年初净增43亿元,是去年同期的4倍,累计支持上下游小微客户8100余户。
聚焦供应链融资“数字”服务升级,农行四川省分行紧抓白酒头部企业数字化转型契机,针对白酒产业链下游终端融资难题,以供应链金融业务为切入点,创新研发“供应链融资+数字人民币”业务,将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首次引入供应链融资场景,实现贷款资金流向可跟踪、可追溯,促进了核心企业与下游经销商的密切合作与良性互动。该项创新荣获第八届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标杆企业“最佳供应链金融实践案例”。
截至今年3月末,该业务累计投放超8亿元,支持上下游客户近1200户。

另外,该行积极探索供应链融资“脱核”模式创新,应用科技赋能,引入三方数据服务商,通过创新银企数据共享路径,率先突破与部分核心企业供应链融资的业务壁垒,有效破解数据获取难题,助力下游经销商疏通资金“梗阻”。截至3月末,该供应链融资模式累计投放近2亿元。
涓流汇成海,星火可燎原。普惠小微,一头连着千企万户的民生福祉,一头连着“五篇金融大文章”的战略布局。从雪域高原到天府沃土,从“彩灯贷”“专精特新小微贷”等线下特色产品争相涌现,到“秒批、秒贷”的线上小额信贷触手可及,一幅幅、一帧帧的生动画面讲述着普惠金融育小、扶小、活小、强小的愿景故事——而这,正是农行四川省分行的使命所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