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四川省肿瘤医院专家:双抗为淋巴瘤治疗注入强大动力
2024年04月23日 10:2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3日电 (记者 王鹏)2024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3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届主题是“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宣传周期间,四川省肿瘤医院专家在成都接受记者采访,对淋巴瘤治疗进行了科普。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近百种不同亚型“淋巴瘤家族”的统称。复发和耐药是患者面临的一大问题。目前,淋巴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血液肿瘤之一。不过,近30年来,随着多个突破性创新治疗手段不断涌现,淋巴瘤临床治愈已经成为可能。

  四川省肿瘤医院院长林桐榆介绍,淋巴瘤不同于其他肿瘤,会出现在全身各处,其病理亚型非常复杂,各种小的亚型加起来超过100种,每一种新的亚型都会带来新的治疗变化。淋巴瘤在中国的发病率约为6.68/10万,每年约有10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

  在淋巴瘤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占比最大,超过70%。而在NHL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最为常见,约占全部NHL的25%-50%,其可在任何年龄发病,包括儿童,在老年人中更常见。其中,大多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年龄在65岁及以上。

  对此,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洪煌明介绍,约40%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在接受初始标准治疗后仍会发展为复发/难治型,目前针对这类患者,常用的是CAR-T治疗(通过对T细胞的基因改造,给它们安装上能识别肿瘤的功能,使其可以杀死体内的癌细胞)。

  “但CAR-T治疗也会失败,在治疗失败的患者中,双特异性抗体(简称双抗)治疗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有50%-60%的病人能够有效缓解。”洪煌明说,因此双抗可以解决一部分复发难治或原发耐药的病人,为淋巴瘤治疗注入了强大动力,尤其是近年双抗技术飞速发展,已经有相关药物在国内获批并使用。

  洪煌明强调,目前国内淋巴瘤患者疾病负担较大,很多药物并不能完全被医保覆盖,希望疗效得到确证的新药尽快纳入医保,从而给患者带来药物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同时也要注意基层医院的规范治疗。

  据悉,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四川省肿瘤医院举行了系列活动,普及癌症的科学防治知识,帮助群众正确认知肿瘤,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传递温暖与关爱。(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