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0日电(何佳欣)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四川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做好“土特产”文章。
做好“土特产”文章,是产业振兴的题中之义。一直以来,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以下简称“四川中行”)充分深挖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结构、资源禀赋,有针对性确定农业重点领域,延伸“土特产”金融服务体系。
暮春时节,距离天府农博岛仅一公里之遥的五八科技农业全国总部基地,粉红洁白的蓝莓花竞相绽放,挂满枝头,部分花朵旁边结出蓝莓小果子,预示着基地的蓝莓即将迎来首个丰产年。
“基地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老朋友四川中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该基地负责人表示。
此前,五八科技农业曾亟需资金支持,四川中行第一时间了解情况,根据经营模式精准施策,向企业投放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不仅解了五八农业的燃眉之急,也给基地负责人带来了信心。“在企业初创时期,我们咨询了多家国有银行,而中国银行是第一家为我们提供贷款的银行。企业的迅速成长,离不开中国银行的大力支持。”该基地负责人感激不已。
金融支持五八科技农业基地发展,只是四川中行聚焦特色优质农业产业集群,积极关注乡村振兴先进县、乡镇、村具有品牌效应价值、地理标志的名优特新农产品,实现金融业务在县域“土特产”领域纵深推进的一个缩影。
常言道“食在四川,味在乐山”,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乐山凭借独特的美食文化爆红网络,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并喜爱上了乐山美食。峨眉山下,一家深耕“麻”味的企业万佛食品正迎来新的发展之路。
“我们还要想办法加大投入,提质保供,但这资金……”生意越来越好,万佛食品向总拿着新签的大额订单犯了难。作为峨眉山当地知名的专精特新、农业龙头、科技型企业,资产和研发资金投入与原料储备支出的平衡一直是困扰万佛食品的难题。
就在这时,四川中行工作人员带着特色普惠金融产品走进了万佛食品的公司大门,随着1000万元“天府科创贷”顺利投放,为企业解决了无抵押物的融资难题。“中国银行的‘核心产品’支持了我们的‘核心产品’,这是银行和企业的‘心心相映’!”指着繁忙的流水线上产出的一罐罐藤椒油,向总欣喜地说。
每年的三月,大地回暖,春意盎然。对于金堂赵家镇的羊肚菌种植户们来说,春意就是“收货”的信号。早在2012年,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科研队伍来到了赵家镇,在平水桥社区成功驯化了全国栽培首例的人工羊肚菌。十余年过去,赵家镇羊肚菌现已享誉全国,羊肚菌一跃成为这里的支柱性产业,获得了海内外市场的一致认可,甚至远销新加坡、瑞士、意大利等7个国家和地区。赵家镇更是凭借“全国人工商业化栽培羊肚菌发源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金堂羊肚菌”主产地名号,吸引了500余名菌商齐聚,自发形成约6公里长的羊肚菌销售一条街。
为满足羊肚菌产业链客群的资金需求,四川中行主动上门进行服务,为相关企业天绿菌业提供了4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并后续为企业提供了信用证、结售汇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助力食用菌农产品走向“世界餐桌”。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四川中行将积极践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农副产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拓展金融服务网络,切实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为做好“土特产”文章,不断推动现代农业持续发展贡献“中行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