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四川新闻网

内江资中: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让群众家门口看病更有“医”靠
2024年05月11日 19:36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祝欢

  四川新闻网消息(李永琴)“以前看病,要往上跑。现在看病,专家往下跑。”近日,在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中医医院医共体银山分院,一位患者家属感慨不已。

  带来这种变化的,正是当地的医共体改革。去年9月,资中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和资中县中医医院医共体总医院正式揭牌,该县22个镇卫生院划分至两个医共体内,医共体内实行人员、编制、岗位、经费、工作、财务、药物、信息、质量、医保等“十统一”的管理模式。

  从“松散”到“紧密”的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背后,资中正以更显著的医改成效助推县域经济发展,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改革红利。

  改革

  大小医院成“一家”

  资中作为人口大县,有常住人口80余万人。从行政区划上看,资中全域呈东南至西北走向,此前,位于中部的城区集中了最为优质的医疗资源,乡镇的医疗服务能力相较更为薄弱,城乡之间的医疗服务能力存在一定差距。

  县级医院“人满为患”,乡镇卫生院“门可罗雀”。如何破解这些难题?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健康资源配置,2023年5月,资中正式开始筹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打破以往县级医院和镇卫生院“各自为政”的局面,实行统一管理。

  “医共体”是啥?能给老百姓就医看病带来哪些变化?医共体,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的简称,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实行县乡一体化管理,与乡村一体化管理衔接。

 

 ▲2023年9月,资中县召开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推进大会。
▲2023年9月,资中县召开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推进大会。

  具体到资中县,2023年9月,资中县建立了由资中县人民医院和资中县中医医院分别管理的2个医共体,全县22个镇卫生院划分至2个医共体内。资中县人民医院医共体由资中县人民医院和13个镇卫生院组成,资中县中医医院医共体由资中县中医医院和9个镇卫生院组成。

  “让老百姓在镇卫生院就能享受到三级医疗机构的同质化服务。”回溯资中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之路,资中县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华强认为,对于资中医疗卫生领域而言,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既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也是突破发展瓶颈的谋变之道。

  变化

  群众看病有“医”靠

  前不久,资中县中医医院医共体银山分院家庭医生接到急救电话,患者右侧肢体突然不能动了。分院马上启动急救流程,仅仅15分钟便将患者接到银山分院急诊科,经总医院远程会诊患者CT影像和总医院坐诊专家会诊,确诊为左侧脑梗塞,随即采取对症治疗措施,争取了最佳治疗时间。之后,患者在银山分院治疗一周便痊愈出院。

  “在以前,由于分院没有急诊急救体系和相应的医疗技术及医疗设备,病情严重的患者只能到上级医院诊疗,不仅费时、费钱还容易耽误病情,现在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孙华强进一步介绍道。

  ▲2023年9月,资中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揭牌。
▲2023年9月,资中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医院揭牌。

  随着医共体建设进一步深化,专家不仅在线上指导,还直接下沉基层,打通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自医共体运行以来,分院上派59名医护人员到总医院进修学习,总医院下沉技术骨干808人次到分院开展查房、教学、手术等技术指导,指导开展手术26台,对分院开展临床医护专题培训101场、1000余人次,进一步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促进医疗服务同标同质化。

  值得一提的是,群众在医共体分院就医,不仅能享受到三级医疗机构的同质化服务水平,而且收费、报销皆按镇卫生院的起付标准和比例,最大限度节约了群众的就医成本。

  下一步,资中将在医共体建设的基础上,加快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设,在现有2个医疗急救站的基础上再新建4个医疗急救站,进一步拓宽急救辐射范围,缩短急诊急救时间。通过强化人员队伍、改善设施设备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慢病管理,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