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成都学子“追星”边防军人 明信片上深情寄感恩
2024年05月17日 10:2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7日电 (孙艳玲)16日下午,成都天府四中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位从千里之外来的客人被同学们纷纷“追星”,时而争先恐后要合影,时而抚摸他胸前的奖章——他不是歌星、影星,而是一位名叫许新有的边防军人,他利用回四川休假的难得机会,为天府四中七年级二班的同学们上了一场生动感人的国防教育课。

生动感人的国防教育课现场。孙艳玲 摄
生动感人的国防教育课现场。孙艳玲 摄

  “我们这次让现役军人上国防教育课,旨在增强学生国防观念和爱国情怀,让孩子们追名副其实的明星,学习戍边军人吃苦奉献的精神和面对困难挫折的信心勇气!”该校七年级二班班主任夏巧雅说。

  “我是来自陆军某某部队红其拉甫边防连的战士,连队驻守在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空气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的60%,最低温度达零下40摄氏度,被称为‘生命禁区’……”课堂上,许新有从“光荣传承”“无私奉献”“砥砺前行”三个部分讲述自己和连队守卫祖国西大门的戍边故事。

  许新友展示一张在高原上的军人肖像照:脸宠发紫,鼻头红肿脱皮,指甲盖凹陷,他让同学们猜猜这是谁?现场没有一位同学能答上来。后来他说是自己,因为在高海拔地区守防,氧气稀薄、呼吸困难,紫外线非常强烈,导致他看上去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汉——这是红其拉甫边防官兵的真实写照。

孩子们与许新有叔叔在一起。孙艳玲 摄
孩子们与许新有叔叔在一起。孙艳玲 摄

  “好长好长的传说,诉说着心愿,把所有的挚爱,所有的眷恋,化成了琴弦,啊!帕米尔高原,今生今世和你相依相伴……”这首《相依相伴的高原》唱的是许新有的心声,他在帕米尔高原当兵一干就是10年,他爱着自己戍边的土地,就像爱他的爱人和孩子。

  许新有动情地讲诉道:“我的孩子是去年2月出生的,在孩子出生一个月就归队执行任务了,直到现在一年多,孩子都能走路了,我还没有机会回家抱抱,岳母带着孩子出去玩,拉着陌生叔叔就叫爸爸。我心里很亏欠孩子和家人,但是想到部队守边更重要,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许新有的家人劝他调到低海拔的部队工作,他却说:“如果我们都去了低海拔的地方,那谁来高海拔哨所守卫边境线呢?这就是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互赠纪念品。孙艳玲 摄
互赠纪念品。孙艳玲 摄

  “那一年夏天,我的班长田壮要执行一项特殊任务,临行前接到家里电话说姐姐病危,让他回家见姐姐最后一面,但是部队任务艰巨紧迫,他必须参加军事行动,最后他抹下眼泪,扛起钢枪冲进了出征的队伍!”许新有回忆。

  待到田壮回营时,家里传来了姐姐已经离开人世的消息,姐姐临终前的心愿是让他每年在姐姐QQ空间上留言,给天堂的姐姐报告好消息。田壮第一次探亲,见到了姐姐去世后一夜白头的父亲。晚饭时,他招呼一家人齐齐坐下,习惯性地说了一句:“我姐还没坐呢!”一句话,让所有人放下了筷子哭作一团……

孩子们写给许新有叔叔的明信片。孙艳玲 摄
孩子们写给许新有叔叔的明信片。孙艳玲 摄

  按照家乡的风俗习惯,年轻人去世不能立碑,田壮至今也不知道姐姐埋在哪里,只有姐姐的QQ号。田壮在姐姐的QQ空间里悲伤地留言:“姐,我回家了,很想你,我在部队干得挺好,得了很多荣誉,你在那边不要担心我们……”后来,他每次有了进步,总会第一时间在姐姐QQ空间上留言。田壮说,姐姐的生日和忌日在同一天,她肯定是想让我常想起她。故事讲到此处,不少同学们眼里都含着泪花,课堂也一时变得异常寂静。

合影留念。孙艳玲 摄
合影留念。孙艳玲 摄

  同学们在课后纷纷自发为边防军人叔叔写了名信片,王若曦同学写道:“听了军人叔叔的演讲,我十分感动!听了您们在戍边一线可歌可泣的故事,我心怀感恩!感谢您在边疆保护着祖国和人民,保障着我们的安全!”;孙皓文同学说:“我们学习这点苦比起边防军人根本不算什么!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将来为祖国作贡献……”同学们最后与许新有叔叔一起合影留恋,大家依依不舍挥手惜别。(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