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国新闻网

中国企业距离强制ESG信息披露还有多远?
2024年05月29日 18: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北京5月24日电 题:中国企业距离强制ESG信息披露还有多远?

  中新财经记者 阮煜琳

  上海、深圳和北京三大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业内人士认为,作为A股首个统一的ESG披露标准,《指引》将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或《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即ESG报告),我国将进入强制ESG信息披露时代。

  《指引》被视为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的“考试大纲”,将国际共识度较高的应对气候变化议题,作为《指引》中的优先项,主要披露要求与国际各类规则基本保持一致,实现较好的兼容与联通。

  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元丰日前在南方周末第20期CSR思享荟“讲好中国酒业ESG故事”研讨会上提出,在全球气候治理和ESG(环境、社会责任及管治)信披要求趋于统一、严格的趋势下,践行ESG理念,开展ESG工作已经成为企业的必答题。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去年推出可持续信息披露指引,欧盟委员会也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国内的可持续报告披露指引也在今年4月份正式发布。”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元丰指出,尽管国际社会不乏针对ESG的争议,但在全球气候治理和ESG信披要求趋于统一、严格的趋势下,践行ESG理念,开展ESG工作已经成为企业的必答题。

  王元丰说,以酒业为例,38家中国酒业上市公司,根据东方证券研报数据,2020-2022年间,酒企ESG报告披露率稳步上升,分别为54%、64%和74%。王元丰认为,目前中国酒企对是否以及如何开展ESG工作还存在认知误区,企业ESG信披质量尤其是绩效数据的质量有待提高。

  水井坊首席公共关系事务官洪宗华看来,当前ESG工作面临两个突出的挑战:一个是如何在企业内部凝聚ESG共识;另一个是在对外沟通特别是国际交流中,如何将中国白酒特有的文化属性和技艺传承等融入ESG国际话语体系。

  国内ESG体系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建立起ESG管理体系已是大势所趋,但企业ESG传播仍面临挑战。南方周末研究院副秘书长兼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孙孝文认为,当前企业ESG传播存在ESG传播话语体系混乱、ESG传播逻辑断层等突出问题,还没有构建起ESG理念、行动、数据、案例,到洞察、建议的完整链条。一些企业将ESG的行动价值过分夸大,除此之外,ESG传播中的“漂绿”问题值得警惕。

  截至2023年11月末,我国上市公司数量已达5329家,A股已披露ESG相关报告的上市公司有1829家,披露比例占A股上市公司的34.4%,报告覆盖“社会责任报告(CSR)”、“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ESG)”、“可持续发展报告”、“环境报告书”四大类型。除了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外,许多拟上市公司、集团、央国企也都纷纷披露ESG报告,披露ESG已经成为一个确定性趋势。

  ESG概念与资本市场存在天然的联系,一方面,投资方将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纳入投资考量形成ESG投资体系;另一方面,有融资需求的企业通过展现其ESG绩效而获取融资便利和较低的融资成本。链接投资机构与企业的桥梁,ESG已成关键要素。

  有关专家指出,ESG是经济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把ESG要求全面嵌入公司经营管理流程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刻不容缓。(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