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小善叔叔信箱”8年公益服务 收到回信11.2万余封
2024年05月30日 11:4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30日电 (记者 贺劭清)记者30日从“小善叔叔信箱”公益项目团队获悉,“小善叔叔信箱”已持续在川开展8年公益服务,在四川成都、泸州、甘孜等地20所中小学校,先后服务20余万人次中小学生,以信件往来的方式,为他们解决成长中面临的心理问题与困难困惑,助力健康成长。

   “小善叔叔信箱”创始人高善峰近日为同学们上“小善叔叔一堂课”。(“小善叔叔信箱”公益项目团队供图)
“小善叔叔信箱”创始人高善峰近日为同学们上“小善叔叔一堂课”。(“小善叔叔信箱”公益项目团队供图)

  据统计,8年来“小善叔叔信箱”共收到学生来信及志愿者回信约11.2万余封,达4000多万字。通过信件往来,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应对困难的技巧,树立成长成才信心。

   近日,“小善叔叔信箱”公益项目首次离开四川,来到贵州。(“小善叔叔信箱”公益项目团队供图)
近日,“小善叔叔信箱”公益项目首次离开四川,来到贵州。(“小善叔叔信箱”公益项目团队供图)

  近日,“小善叔叔信箱”公益项目首次离开四川,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阳光小学。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阳光小学是贵州省最大单体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学校,于2019年9月正式开办。现有教学班级36个,教师92名,学生1883人。来自全区43个镇乡扶贫搬迁而来的建档立卡脱贫户子女1623人,其中留守未成年人185人,事实无人抚养、孤儿等困境未成年人32人,单亲家庭、问题家庭占比过大,学生群体比较复杂。

  “小善叔叔信箱”公益项目在爱心捐助者陈国荣的支持下,将面向阳光小学全校学生开展为期一年的服务。项目以设在中小学校的实体信箱“小善叔叔信箱”为媒介,引导同学们将成长的困难困惑写出来,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善叔叔”志愿者采用“一封信、一心愿、一堂课”的形式,及时、精准地开展同学们的诉求回应,助力其获得有效的情感引导,补充教育短板。

  启动仪式上,“小善叔叔信箱”公益项目创始人高善峰向全校师生作了项目宣讲。落地阳光小学后,“小善叔叔信箱”将通过信件往来的形式,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应对困难的技巧,树立成长成才信心,助力同学们成长为阳光少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