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川大锦江学院东坡文化社科普及基地打造系列精品活动
2024年05月31日 11:3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31日电(冯耀丹)5月29日,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举行“体验三苏诗词魅力,传承文化经典”东坡文化社科普及基地专项活动,使广大师生感受东坡文化之美的同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四川省社科联科普处副处长田晓宇、四级调研员张晓泓,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校长晏世经等出席活动。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副校长何志伟主持活动。

晏世经校长致辞。 彭勇 摄
晏世经校长致辞。 彭勇 摄

  晏世经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以继承、弘扬、普及东坡文化为己任,积累了丰富的东坡文化普及经验,于2022年被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批准成立省级“东坡文化普及基地”,同年基地获批为四川省人文社科科普基地,是省内民办高校获批的首个省级科普基地。基地自成立以来,在四川省社科联等大力支持下,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加强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地处眉山地域文化资源优势,推广和普及三苏文化,做好文化传承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活动现场。罗家灿摄
活动现场。罗家灿摄

  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传承下去,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题中之义。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师生以话剧表演、诗词诵读、主题书画创作等形式,围绕苏轼在治国理政、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及其精神品质,聚焦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的当代表达,生动展示东坡文化的魅力。

  活动中,话剧《苏东坡·潇洒定风波》赢得满堂彩。26名锦江学子通过细腻生动的话剧演出,展现了苏东坡从文章盖世、少年得志到八州知州、三州逐臣,但仍旧矢志不渝地为百姓造福、为天下奔走的一生。200多名学生先后朗诵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江城子·密州出猎》《前赤壁赋》等脍炙人口的诗词,让观众从诗词中感悟苏东坡波澜起伏却“乐天派”的一生。近30幅“东坡文化”主题书画作品更是吸引了广大师生驻足欣赏。

活动现场。罗家灿摄
活动现场。罗家灿摄

  据悉,“东坡文化普及基地”是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于2022年4月8日批准成立的第九批“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是依托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开展继承和弘扬以东坡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活动的科普基地。基地以搭建一个东坡文化普及平台、打造一批东坡文化精品课程、培养一支东坡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学科研队伍、推出一批东坡文化普及成果、提升基地在国内外影响力为目标,面向中小学生、在校大学生、大中小学教师和社会大众,开设了东坡文化系列课程和讲座,举办了各类东坡文化培训班,开展了东坡文化系列体验活动。基地还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东坡文化,打造东坡文化数字文创产品,并撰写东坡文化系列读物,开展东坡文化专项研究,为传承弘扬东坡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做出了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基地还联合四川大学锦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性地将三苏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之中,打造了特色鲜明的“对话‘三苏’的思政课”,形成了思政小课堂、实践大课堂和文化大讲堂“三位一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建设模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