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8日电 (牟敏 杜勇)日前,2024年“圆梦工程”心育心援行动计划——农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项目走进泸州市泸县,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全县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题培训。

专题培训过程中,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上海市风华中学、时代中学的4位专家分别以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的科学开展与有效运用、家校合作助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发现与干预处置、学校团体辅导活动设计与实施为主题进行授课,并针对大家关注的家庭教育、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中的重要角色定位等一系列心育工作话题进行了细致、专业解答,有效提升了泸县教师心理健康理论知识水平及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能。
据了解,“圆梦工程”心育心援行动计划陆续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四省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致力于解决中西部地区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的问题,促进广大农村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泸县作为四川省入选“圆梦工程”心育心援行动计划的唯一区县,在县域内遴选了10名专家,并在“圆梦工程”专家的指导下,采取“项目组—县—项目学校”三级联动的模式,从今年4月起对11个学校开展为期6个月的心理健康指导,重点开展筛查评估、课题研究、“五育润心”、家庭教育课堂、团辅个辅等活动。目前,已开展活动100余场次,直接受益近10万人次。
近年来,泸县有力有序推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快速发展,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协同共育工作机制,于2022年成立了泸县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充实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体系。
为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危机化解机制,泸县积极加强医校合作,建立三级心理危机预警防控体系,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签订心理危机转介医校共建协议。截至目前,全县85所学校全部与定点医院建立心理危机转介诊疗机制,并签订心理健康医校转介合作协议,健全完善了心理危机预防和快速反应机制。
同时,泸县还着力搭建贯通式心育阵地,建成了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1个,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21个,形成了县镇校“1+6+N”的立体式三级联动心理健康教育阵地体系。2023年,泸县二中被评为四川省“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引领校”,泸县被评为四川省“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引领区”。
“我们还积极强化心育师资培养,配齐配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400余名,其中专职教师102名,学校心理教师覆盖率达100%,全县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情景剧、案例等获省级荣誉21项、市级荣誉52项。”泸县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李琼说。
同时,泸县积极探索和丰富心育活动,加大对留守儿童等学生群体的关爱与关注,建立了详细的特殊群体学生家庭台账。
“我们还与多家单位联合开展‘检护同行’‘童伴之家’‘儿童之家’‘呵护成长护苗行动’等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和留守儿童之家的作用,在广泛宣传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的关爱、资助、救助等工作。”泸县教育和体育局德艺股股长龙良书说。
此外,泸县积极凝聚家校社共育力量,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内容,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和网络四级协作机制,开展“萱草花”家庭教育家长课堂、“家风家教主题宣传”、寻找“最美家庭”“智慧父母家庭教育微课堂”等活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凝聚家校共育合力,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泸县教育和体育局局长王学良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心理教育师资建设,进一步充实家校社协同共育力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向上发展,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