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2日电 (陈悦译)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城镇住宅进入到“老龄”阶段,逐渐显现出各种问题,包括设备老化、外墙脱落等,维修成本也不断升高,为解决城镇房屋安全突出问题,补齐既有房屋安全治理体系短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要研究建立房屋体检、养老、保险三项制度。成都市作为“住房三项制度”中房屋质量保险制度的试点城市之一,积极研究探索房屋消防设施维修保险。
近日,人保财险成都市分公司签出全国首单保障性住房消防工程维修保险,为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道幸福花园三期的消防设施提供了200余万元的风险保障。

一是完善治理体系。街道作为保障性住宅维修资金的直接使用者,一旦出现紧急维修需求,外墙脱落、管道破裂及渗水等,若进行严格的招投标流程,无法满足住户对于及时维修的需求,再者,街道对于外部单位提供的维修方案、预算价格、工程质量等无法进行有效评估和监督。而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社会互助和社会管理机制,一方面可以先行维修、及时处理,另一方面可以整合社会管理和服务资源,进而提高维修效率和维修质量,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
二是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因为诸多原因,消防设施的维修价格不透明,整体偏高。通过引入商业保险,一方面建立维修市场化竞争机制,通过保险公司与消防维修单位博弈,降低维修价格;另一方面,通过保险公司集中采购,将零散的社区消防设施维修需求整合形成“带量采购”,发挥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维修价格,从而整体提升维修资金使用效率。
三是降低消防风险。目前成都市的住房已陆续进入到“老年阶段”,房龄都偏老,大量住房的消防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存在严重的老化问题,有些设备的部件甚至已经无法正常工作,由于缺乏及时的维护和更换,导致整个设备的运行受到影响。引入商业保险,通过引入“保险+检测”这一新的模式,建立起有效的维护质量评估和监督机制,对设备的维护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确保维护工作的质量。
据悉,成都市新都区幸福花园三期消防工程维修保险的落地,得到了成都市物业服务中心、成都市新都区住房发展服务中心及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

日前,中物协维修资金专委会、成都市物业服务中心、成都市新都区住房发展服务中心及成都市新都区三河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在保险试点区域三河街道花园社区开展调研座谈会,成都市物业服务中心对后续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鼓励街道在保证业主权益的情况下,逐步进行房屋维修保险的扩面;二是加大物联网技术参与消防设施的日常维保力度,做到数据共享,利用科技的力量提升消防设施管理的穿透性,最终实现“智慧消防”;三是保险公司要进一步细化完善定期消防安全评估工作标准。
下一步,人保财险成都市分公司将积极践行“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新商业模式,聚焦解决政府基层治理和人民生活安全的痛点、堵点,主动担当,提高承保服务的规范性,有力保障房屋消防设施长久持续发挥效益,持续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