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成都第三医院杨华武:数万“胖友”的健康守护者
2024年08月15日 13:1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5日电 (吴平华 杨华武)在这个肥胖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许多人为了减重已经尝试了各种方法,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对这些“胖友”们来说,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就像是一座灯塔,指引他们走向健康的新生活。而在这座灯塔的守护者中,有一位医生名叫杨华武,他用执着和专注为胖友们点燃了希望。

  一步一个脚印

  从新手到领域“高手”

  杨华武医生刚加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时,对外科手术有着无尽的好奇和热情,无论是普外科还是胃肠外科,他都想一试身手。当时的减重代谢外科还算是个新兴领域,手术难度高、风险大,这让年轻的杨医生一度感到犹豫。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被授予全国示范单位。杨华武 摄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被授予全国示范单位。杨华武 摄

  在导师刘雁军主任医师的引导下,杨华武意识到,年轻医生必须选择一个明确的方向,才能在这个领域走得更远,也能更好地帮助患者。于是,他决定迎难而上,投身于减重代谢外科——一个充满挑战但潜力无限的领域。

  减重手术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简单。胃旁路手术、袖状胃切除术等操作对医生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然而,杨华武医生没有被这些挑战吓倒。他从最基础的技术学起,逐步掌握了这些高难度的手术操作。2021年,他个人完成了超过800台手术,位居全院外科手术量前列,成功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他的专业技能,也为他在减重代谢外科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一对800斤的姐弟进行了减重手术后,现已共减轻了400斤。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供图
为一对800斤的姐弟进行了减重手术后,现已共减轻了400斤。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供图

  在普外科学科带头人刘雁军主任的带领下,成都三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经历了13年的建设与发展,如今已成为国内减重中心的“领头羊”。中心年门诊量达2万人次,年减重代谢手术量近2000台次,连续三年减重手术量全国第一。2024年,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被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授予“全国减重代谢外科示范中心”的荣誉称号。

  走向国际舞台

  为国内学术发展贡献力量

  除了扎实的手术技术,杨华武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流利的英语口语。中心陆续接待了包括智利、埃及、巴西、澳大利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外专家来院交流,杨医生用流利的英语介绍中心的发展,并现场演示手术,获得国外同行的高度赞扬,展示出中国减重代谢外科青年医生的风采。

  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提升,杨华武医生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如今,他不仅是国内外减重学术会议的常客,还担任了多个学术组织的职务,特别是推动四川减重代谢领域的发展,做出了他应有的努力,协助多家地市州医院成功开展第一例减重代谢外科手术。他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更是获得了全国减重手术视频大赛的冠军,成为业界公认的青年才俊。

  不忘初心

  用温度守护每位“胖友”

  杨华武医生常说:“手术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他深知,减重手术只是帮助患者重拾健康的第一步,术后的康复和心理建设同样重要。每次手术后,杨医生都会亲自回到病房,仔细检查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轻声问候:“感觉怎么样?哪里不舒服?”这种体贴入微的关怀不仅带来了患者的舒适,也让他在“胖友”们心中成为了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

  杨华武医生的努力和关怀在许多典型案例中得到了体现。去年,他成功为一对800斤的姐弟进行了减重手术。这对姐弟曾几乎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但杨医生和团队的努力为他们带来了重生的机会。

  术后一年,姐姐和弟弟已经成功减重近400斤,这一惊人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他们的身体,更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自信心。杨华武医生和团队用他们的专业和关怀,帮助这对姐弟重新找回了健康和希望。

  杨华武医生的故事,是许多医疗工作者默默奉献的缩影。他用自己的专业、执着和温暖,守护着每一位前来求医的“胖友”。未来,杨医生将继续扎根减重代谢外科,用心为更多患者带去健康和希望。

  “我们是一群人,做一件事情,就为了肥胖的防治和诊疗。”杨华武医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意义。(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