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崇州海归携道明竹编亮相“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
2024年08月30日 16:2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30日电 近日,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成都举行。崇州市归国留学人员、道明竹编传承人白梓忆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亮相论坛展区,收获众多喜爱和点赞。

向嘉宾展示。崇州市侨联 供图
向嘉宾展示。崇州市侨联 供图

  “这个是我们的竹编芙蓉花胸针,简约大方,小巧精致,兼顾实用和审美的功能,您可以试试看……”在非遗展示与体验活动区,白梓忆一边向在场嘉宾介绍,一边忙着手上的活儿。纤细的竹丝在她的指尖飞舞流转,十指翻飞,短短几分钟,一个小巧精致的胸花就制作完成了。

  白梓忆表示,期盼竹编这项传统手艺能够得到传承和发扬,她这次携道明竹编来参展,感觉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希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借这样的活动代表中国文化走得更远。

  此次亮相的道明竹编产品除了竹编芙蓉花胸针外,还有竹编平安扣、瓷胎竹编茶具等,吸引众多与会嘉宾驻足观赏、打卡,并受到喜爱和好评。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道明竹编有着2300多年历史,技艺精湛,美观实用,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装饰等场景。

  近年来,崇州市坚持“竹编对话世界,艺术点亮乡村”理念,依托“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竹编)之乡”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对传统竹编产品进行提档升级,通过多层次构建非遗传承创新体系,多渠道拓宽设计装潢、工艺美术等文创发展路径,发展民宿旅游、研学体验等业态,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助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