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增强市民群众对固废处置工作的了解,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近日,成都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处置监管服务中心和成都市武侯区广福桥社区联合举办“探寻固废处置奥秘 共建绿色美好家园”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社区居民走进成都长安静脉产业园,通过参观固废处置设施和开展座谈交流,了解固废处置的工艺流程,感受“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固废处置理念。

垃圾填埋场:曾经的生活垃圾“终点站”
“长安垃圾填埋场分三期建设,一、二期累计填埋生活垃圾3900余万吨,目前已停止运行,三期库区正常运行,用于我市垃圾处置的补充和应急保障。”在填埋场三期观景平台,工作人员向参观群众详细介绍了长安垃圾填埋场的发展历史和运行情况。
长安垃圾填埋场坐落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万兴乡,是成都市唯一一座大型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站在观景平台放眼望去,绵延起伏的“垃圾山”被成片的HDPE膜覆盖,与周围的绿树青山遥遥相望。“哇,没想到填埋场看着不大,却填埋了这么多城市生活垃圾”。参观的居民纷纷表达了参观感受。
随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陆续投入使用,固废处置逐渐告别“垃圾填埋”历史。这座曾经的成都生活垃圾“终点站”藏于静谧清幽的深山,默默见证着成都生活固废处置的发展和蜕变。

垃圾焚烧发电:从“废”到“宝”的转变
垃圾如何变废为宝?变成源源不断的电能?带着这样的疑问,社区居民走进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一期),近距离感受这座“绿色梦工厂”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
万兴环保发电厂(一期)占地180余亩,日均焚烧处理垃圾约2400吨。在工作人员的带领讲解下,大家参观了垃圾处理展示区、中控室展示区、汽机房展示区等电厂关键运行部位,聆听讲解人员对电厂固废处置工艺的介绍,了解垃圾焚烧发电的的运行模式和工作流程。参观过程中,大家时不时拿起手机拍照,记录在电厂参观的新奇体验。
在宽敞明亮的环保教育展厅里,除了展示各类工艺设施的介绍,还摆放了环保发电单车、垃圾吊抓娃娃机、垃圾分类游戏机,科技感十足,趣味感满满,让参观群众感受到了高端科技与固废处置融合的创新性。

座谈交流:面对面答疑解惑
实地参观结束后,一场氛围热烈的座谈交流会在电厂会议室举行。“电厂每天处理的垃圾能发多少度电?”“如果电厂检修,垃圾怎么处置?”社区居民抛出参观后的疑问,工作人员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解答。“电厂日均发电量约120万度”“全市共有9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当部分电厂检修时,其他电厂正常运行,可满足垃圾处理需求”。
会上,成都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处置监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以PPT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了我市固废处置的方式,再次解释了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烧处置的区别,介绍了成都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处置监管服务中心的职能职责,并播放了展现我市30年固废处置发展历史的宣传片,让市民群众对我市固废处置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今天的参观,我了解到生活垃圾的终端处理流程,也感受到了垃圾处置工艺的先进与环保!”社区居民严先生说到。此次公众开放日活动让社区居民直接与固废处置设施近距离接触,进一步提高了市民群众对固废处置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也提升了大家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绿色家园的意识。(王晶 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