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汶川:残疾青年返乡种下百亩猕猴桃 结出致富“金果”
2024年09月11日 15:3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1日电(伍排勇 朱春悦 刘毅)金秋九月,瓜果飘香。9月9日,走进汶川县水磨镇马家营村的猕猴桃果园,只见藤蔓上一串串毛茸茸的猕猴桃簇拥在一起,个头饱满的果子缀满枝头,散发出阵阵果香,十分诱人。

杜正中在果园采摘猕猴桃。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杜正中在果园采摘猕猴桃。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田地里,一个皮肤黝黑的男子正忙碌地采摘猕猴桃,虽然走路时身子时起时伏,却丝毫不影响他手捧着一颗颗沉甸甸的果实,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他便是果园的主人杜正中。

  杜正中1977年出生在汶川县水磨镇的一个小山村。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他的右腿受伤了,导致高位截肢,鉴定为三级伤残。然而,命运的挫折并没有击垮他,他依旧乐观地面对生活。

  2007年,杜正中回乡发展了第一批猕猴桃种植,地震后由于自己受伤疏于管理,导致猕猴桃种植规模不大,产量不高。在2011年,杜正中在汶川县残年的“量服”工作中,他争取到创业扶持资金,于是他在马家营村流转100亩荒山荒坡进行规模化种植。

  发展猕猴桃种植容易遭受病虫害,这也长期困扰着杜正中。于是他就上网查询相关信息,虚心请教农业部门专家。这件事使他明白了搞种植,细心和努力还不够的,还要有科学的种植方法。为此,他一方面虚心请教专家,一方面自己也不断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劳动技能的培训,来提高自己的种植水平。

 杜正中种植的猕猴桃喜获丰收。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杜正中种植的猕猴桃喜获丰收。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杜正中在十多年的种植过程中,通过多次尝试,最终发现猕猴桃翠香品种特别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不仅口感脆甜,个头也大,市场销售前景可观。为此,2023年开始杜正中将原来种植的猕猴桃品种全部嫁接改良成翠香猕猴桃。“我第一步的品种改良已经全部结束,预计在两三年过后大量挂果产量能够突破6万斤左右。”杜正中满怀信心地说。

  杜正中的猕猴桃园,不仅为自己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对当地的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创业期间,他用自己蹒跚的步伐,坚定地走在人生路上,让猕猴桃成为乡村振兴的“金果果”。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