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2日电 (蒋辉)日前,再次到现场回访的游仙区政协委员看到:自2023年4月芙蓉溪入选全国第二批幸福河湖建设试点河流以来,芙蓉溪及周边环境焕然一新,河水清澈,绿道蜿蜒,如今已成为绵阳市民休闲“打卡”的热门去处。这背后也凝聚着游仙区政协献策出力,为推动生态环境改善作出的努力。

据了解,游仙区政协始终坚持协商式监督工作定位,注重完善民主监督知情明政、协商沟通、办理反馈等机制,助力生态环境相关问题的解决。
“芙蓉溪治理要完善与上游辖区的联动机制,共治共建。”“要加快建设水环境智慧管理平台,提升水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水平。”“常抓不懈开展水质达标专项行动,久久为功推动生态修复。”……去年以来,游仙区政协邀请相关专家、部分委员,就芙蓉溪水环境治理工作先后2次开展专项视察和协商议政。“参加这样的视察活动很有收获,对推动工作帮助很大。”游仙区政协委员、水利局干部陈枫对此深有感触。
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进展情况如何?“无废城市”建设还存在哪些堵点和难点?着眼全区生态环境改善的重点工作,游仙区政协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提案、大会发言、专题调研等途径积极建言献策,先后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10余条,《关于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建议》《关于加快我区“无废城市”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强城乡环境生活垃圾转运体系建设的建议》等一批提案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有力促进了相关工作的开展。

游仙区政协还重视依托“有事来协商”平台,组织群众代表围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开展小微协商。例如,信义镇卢家坪村人居环境治理群众意见大,去年7月,游仙区政协在该村举行了一场环境提质自筹自治小微协商会。协商会现场,村民代表、游仙区政协委员、相关单位负责人围绕出现的问题,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和谐。经过近3个小时的协商交流,形成了开展环境提质微网格管理、探索设置道德银行、建立环境维护提质激励和处罚办法等五项协商成果。如今的卢家坪村,农村环境美丽宜居,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着眼农村环境整治、小区绿化改造、城区环境治理提升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生态环境建设主题,游仙区政协先后举行“有事来协商”活动10余次,发掘推广了“山湾心语”“仙鹤夜话”“寇妈说事”等一批小微协商品牌,组织发动群众,有力解决了一批改善生态环境的难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履职尽责,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展现政协风采,贡献政协作为,为助力建设以生态为本底的游仙贡献智慧和力量。”游仙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杨守贵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