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德阳82岁医生逝世 家属捐赠其藏书及珍贵手稿
2024年10月18日 16:2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8日电 (李睿)10月17日,一场简朴而庄重的捐赠仪式在德阳市人民医院举行。捐赠仪式上,德阳市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汪永寿的家属将其生前260余册个人藏书及大量手稿全部无偿捐赠给医院。

捐赠仪式。 李睿 摄
捐赠仪式。 李睿 摄

  据了解,汪永寿曾多年担任德阳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1966年,汪永寿于华西医科大学毕业,从此,便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无私奉献给了医学事业。1982年,汪永寿牵头当地创建了消化内科专业,率先开展了内窥镜检查、治疗。经过几十年不懈努力,他逐渐成长为当时德阳地区消化内科专业的学术带头人,成为德阳乃至四川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消化内科疾病和内窥镜专家。

  2002年,退休后的汪永寿本可以在家中享受晚年生活,但是他不忍看到患者饱受病痛折磨,汪永寿毅然选择继续坚守在医生这个自己一生热爱的岗位上。接下来的20余年间,汪永寿始终奋战在医务工作一线,退休不退岗,从未懈怠,接诊患者达20余万。直到今年8月26日,汪永寿在工作中倒在了德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9月1日11时59分,汪永寿安详地离开了自己的家人和他牵挂的患者,享年82岁。

德阳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翻阅汪永寿留下的珍贵资料。 李睿 摄
德阳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翻阅汪永寿留下的珍贵资料。 李睿 摄

  “汪老留下的书籍和资料将成为医院医护人员的重要教学资源,为今后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提供宝贵材料。我们不但要学习这些书本上的知识,我们更要传承汪老院长的遗志,学习他为医学献身、持续追求的精神,努力实践德医‘医术仁心关爱生命’的医学使命。”据德阳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科教部主任黄楷森介绍,本次捐赠内容不仅涵盖基础知识、人体解剖学、药理学、病理学、临床诊疗等专业书籍,还包括汪永寿生前留下的珍贵研究资料和学习资料,记录了汪永寿58年从医生涯中遇到的疑难、典型病例及宝贵经验。“汪老院长作为消化内科杰出的资深专家,在医疗、教学和科研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批珍贵书籍和个人手稿将分别收录到德阳市人民医院医学图书馆和消化内科,供医护人员学习查阅,并作为一种精神长期传承。”

捐赠的藏书和珍贵手稿。 李睿 摄
捐赠的藏书和珍贵手稿。 李睿 摄

  “有人说医学是一门遗憾的学科,因为我们未知的东西太多,我们在与疾病赛跑中总是落后,唯一的出路是终身学习,终身吃苦。”这是汪永寿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如今它继续激励着德阳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学习中不断进步。“汪爷爷每天都会花很多的时间去翻阅书籍和杂志,查阅很多资料,把一些新病症最新的治疗、诊断方案传授给我们,并且每天都会给我们分享消化内科疾病的相关知识。”翻阅到汪永寿生前留下的学习小卡片,德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管护士邓洁眼眶湿润,“于我们年轻一辈而言,这些资料最珍贵的意义就是传承,让我们能够追寻汪爷爷的脚步继续前行。”(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