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5日电 10月24日,绵阳市关工委联合绵阳市教育心理学会在平武县古城中学开展“阳光助童—寻梦计划”公益项目启动仪式暨第一次教师心理培训。

据了解,为不断探索小规模立志教育的模型,通过田野实验唤醒青少年的成功感、自信心、价值感和责任感,找到能够激发孩子伟大、无私、美好的梦想的方法和道路,绵阳市关工委、绵阳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通过公益项目立项,携手绵阳市教育心理学会专家团队,拟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和培养青少年自信自立自强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
启动仪式上,绵阳市关工委秘书长、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理事长朱槟安在讲话中指出,当前,针对县区及农村地区的经济资助体系已经相对完善,但由于家庭教育观念滞后,存在较多隔代教养、家庭功能失常、儿童留守等现象,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手机依赖、抑郁自卑、行为叛逆、价值观不清晰等身心障碍,出现诸多因心理问题导致的痛心案例。据介绍,“阳光助童—寻梦计划”将致力于帮助青少年确立自己的人生方向,找准人生定位,找到美好梦想,树立远大志向,支撑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不走错路,不走弯路。
活动过程中,参与心理疏导讲座的青少年学生由开始的羞涩、回避,在专家的鼓励引导下变得开始积极配合并敢于表露自己的心声。而在另外一组教师培训课上,王小林教授围绕“如何变得更快乐”主题展开讲座,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向老师们展开全面深刻的讲解,让老师们认识到在关注学生成长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快乐和幸福。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解决问题,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正确的引路人,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学生。
绵阳市关工委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绵阳市关工委将加强继续“家校社”三方联动,整合社会资源,凝聚关爱力量,为培养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多关工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