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专家学者齐聚内江 共话白乌鱼产业发展与美好未来
2024年11月16日 10:5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6日电(王爵)15日,内江市中区白乌鱼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内江举行。外籍院士、行业专家、企业精英等40余名专家学者云集甜城,共谋白乌鱼产业发展美好未来。

活动现场。内江市中区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内江市中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川鱼振兴计划”和“打好种业翻身仗行动”工作要求,以“质量兴渔、绿色兴渔、科技强渔、品牌强渔”为导向,先后投入1亿元用于白乌鱼种业研发、示范推广、精深加工和品牌创建,打造“永安白乌鱼”全产业链,成功创建“中国白乌鱼之乡”。

  目前,内江市中区以白乌鱼为主导产业的特色水产园区获评四川省四星级农业园区;建成白乌鱼标准化示范基地31个,其中龙头企业3家、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家、市级示范社1家,白乌鱼现有养殖面积6800亩,年产量575吨,占全国70%以上;鱼苗供应占全国90%以上。

专家学者齐聚内江,共谋白乌鱼产业发展美好未来。内江市中区委宣传部供图

  四川省水产局党委副书记何川应邀出席,他在致辞中表示,白乌鱼是四川省传统淡水养殖品种,内江市中区自2000年开始逐步完善了白乌鱼的育繁研体系,2010年成功创建“永安白乌鱼”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2年成功培育四川首个水产新品种“玉龙1号”,荣获“中国白乌鱼之乡”称号,白乌鱼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本次产业发展研讨会的召开,恰逢其时,意义深远,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凝聚共识的平台,希望各位专家和各界朋友持续关注白乌鱼产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共同探讨白乌鱼产业发展壮大的模式、路径,推动白乌鱼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合力擦亮“中国白乌鱼之乡”这块金字招牌。

  内江市中区委副书记、区长岳光科表示,市中区将把各位领导、专家的指导意见转化为白乌鱼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坚持科学规划引领,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推进种质培育、扩繁养殖、精深加工、市场推广等全产业链发展,将市中区白乌鱼产业做大做强。

  会上,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深圳市华大海洋研究院院长、深圳大学特聘教授石琼,四川省水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龙祥平,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崟,四川省浙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内江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吴俊,浙江多礼健康水产养殖产业发展(浙江)有限公司、多礼农本渔业董事罗超,四川嘉州国际会展集团董事长黄万东分别围绕水产产业发展、水产规划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白乌鱼营养分析、水产品苗种培育、水产品养殖、白乌鱼品牌建设等主题作了交流发言。

为内江市中区白乌鱼产业顾问颁发聘书。内江市中区委宣传部供图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内江市中区白乌鱼产业顾问聘书颁发仪式,石琼等7位外籍院士、行业专家受聘为市中区白乌鱼产业顾问。

  会前,参会人员还前往内江市中区永安镇参观“汉安鱼史馆”、白乌鱼繁育基地,实地调研白乌鱼产业发展情况。(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