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天府非遗“八个一”推广活动举行 打造天府非遗IP
2024年11月17日 19:0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7日电 (唐倩)11月17日,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天府非遗“八个一”推广活动在东郊记忆举办。

活动现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供图

  天府非遗“八个一”是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近年来谋划打造天府文化非遗标识体系的重要实践行动,旨在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天府文化宣传推广体系,增强人民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世界文化名城建设。

  天府非遗“八个一”指“一个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一种雅俗共赏的传统演艺、一门精妙绝伦的手工技艺、一场广泛参与的民俗活动、一道回味无穷的风味美食、一位备受尊崇的历史名人、一篇厚德载物的家规、一处留住乡愁的文化空间”。本次活动作为2024年天府非遗“八个一”的首场线下推广活动,汇聚了30余项传统演艺类、技艺类、美食类非遗项目,力求为现场民众打造一场可观赏、可参与、可互动、可消费的特色非遗集会。

  活动现场,精心布置的茶馆演艺区、技艺体验区、美食展销区、乡愁影像展区、家风名人互动区以展示、展演、展销、体验、游戏等活态互动的形式,将天府非遗“八个一”项目进行了立体化的生动展现。

  在互动体验区,市民群众在非遗传承人的教学传授下亲手参与蜀绣、蜀锦织造技艺、青城百草染、新津纸艺、新繁棕编、成都面人等非遗项目的制作体验。无论是小朋友还是成年人,都沉浸在手工创作的乐趣中,在实践中领略非遗的魅力。

  在家风名人互动区,彭大将军专祠纪念馆优秀讲解员王文雅,带领人们深入了解彭家珍的家规家训,感受革命先烈背后的精神力量。成都木板水印技艺的传承人曾凯带着他雕刻的诸葛亮家训《诫子书》雕版在现场指导市民朋友体验拓印的乐趣。

  在游戏互动区,以成都历史名人为主题设置了有奖竞猜活动,吸引了不少民众积极参与。美食集市,有天府新区的三星云崖兔、简阳羊肉汤、青白江区城厢双麻酥、蒲江米花糖与现场蛋烘糕、糖油果子、钟水饺、龙抄手等16项非遗美食在现场进行展销。特色美食飘香四溢,让现场民众纷纷驻足,大饱口福。

  乡愁影像展区围绕“民俗活动”和“文化空间”的主题,从各区(市)县、民俗摄影协会、网络平台等渠道征集展陈了反映成都市不同历史时期民俗活动、文化地标的历史照片80余张。这些珍贵的历史影像与复古的氛围场景组合在一起,搭建成了一道跨越时空的长廊,承载着成都人对家乡生活的幸福记忆。

  茶馆演艺区上演的系列精彩非遗表演是活动一大亮点,全天轮番上演了川剧、西岭山歌、四川竹琴、四川车灯、四川扬琴、四川相书、四川清音、四川莲箫、蜀派古琴、金钱板评书、古彩戏法、龙舞、铜嘴壶茶艺表演等传统演艺节目20个。每个节目内容紧紧围绕着民间故事、风味美食、民俗活动、历史名人、家规家训、文化空间等“八个一”主题进行创编演绎。

  此次天府非遗“八个一”线下推广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民众奉献了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有力实践。“它让更多人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天府非遗,在民众心中种下了热爱非遗、传承非遗的种子,有力地推动了天府非遗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为我市推进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天府非遗将在未来的日子里将继续闪耀光芒,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