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5日电 (罗尹 熊喜立)近日,内江市医疗保障局公布了一起私立医院骗保的典型案件,该医院通过篡改、伪造医学报告,制造入院指征等行为骗保,同时还存在其他违规行为,总共涉及金额154475.59元。
“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病历查阅、对以往住院病人现场走访发现,这家医院除了欺诈骗保之外,还存在过度检查和乱收费的情况。”内江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已按规定移交公安、卫生健康部门处理。

2024年7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向全国各地医保部门下发了一批住院模型大数据问题线索。内江唯一一家高风险线索私立医院已于2023年9月申请注销,法人代表以及原相关医务人员、财务人员已从事其他行业,相关的住院病历、财务凭证、电脑数据难以全面排查,核查难度较大。在此情况下,内江医保部门坚持不放过一条线索、不放弃一个疑点、不放松一家医院,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核查工作。
经核查,发现该院有25人的住院病历存在篡改血常规检查报告的情况,并通过篡改结果将病人收治入院和非法使用抗生素,抗生素金额为60076.39元。
在本案中,该医院在注销一年以后依旧能够被查实欺诈骗保行为,大数据监管手段发挥了超乎寻常的指引作用。
内江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保持欺诈骗保“零容忍”的鲜明态度,持续运用大数据筛查手段,不断扩大监督检查范围,坚决从严从重打击任何“蚕食”医保基金的违法违规行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