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擘画蓝图启新程 砥砺奋进谱新篇——写在中共汶川县委十三届七次全体会议召开之际
2024年12月06日 10:2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6日电  岷江奔流,见证发展足迹;羌山耸立,诉说梦想新篇。回首即将过去的一年,汶川县在经济、民生、生态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和无限的潜力。

汶川县城全景。汶川县委宣传部 供图

  今年以来,汶川县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六次、州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决策部署,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做实项目、做强产业、做好民生、做优环境、做牢基础,为加快建设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阿坝典范贡献汶川力量。汶川县作为全省唯一县连续六年获评浙川对口支援工作绩效综合考核“优秀”,作为全省民族地区唯一县被教育部认定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入选“四川省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县”、成功创建首批“四川省人才工作先行区”,获评“博鳌亚洲论坛绿色发展基地”等称号。

汶川县城锅庄广场。汶川县委宣传部 供图

  聚力转作风强作为,精神面貌更加昂扬

  这一年,汶川县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实际行动喊响做实“拥护核心·心向北京”。

  进一步锤炼政治品格。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创新打造“时习频道”“时习小组”“时习汇编”“时习体会”学习矩阵,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今年以来,召开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13次、举办“时习频道”20期、开展理论宣讲1180余场次,理论武装和能力武装进一步强化。

  进一步强化勤廉作风。鲜明“十不”工作要求,制定“十个警惕”清单,保持高压态势持续正风肃纪,驰而不息推动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高标准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走深走实,在全省作交流发言。

  进一步提高干事能力。创新开展“四攻坚四走遍”活动,全面落实《政府督查工作条例》成效明显被省人民政府通报表扬,给予国务院免督查激励优先推荐。

汶川县第四季度新开工重点项目6个,估算总投资9.9亿元。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聚力争先行当先锋,产业实力再攀新高

  这一年,汶川县树牢“项目为王、产业为上、创新为纲”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41亿元、增长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3亿元、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28.37亿元、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2亿元、增长7.5%,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9%和4.1%,实现GDP总量、增量、增速三个“全州第一”。四川日报头版刊载《从标志到标杆的汶川路径》,生动诠释汶川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实践成效。

  推动特色农业向优提质。全力推进绵虒豆工坊、映秀非遗藏茶园、灞州微宿园、樱桃现代农业园区等20家“一坊一园”建设,汶川甜樱桃入选农业农村部2024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绵虒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推动绿色工业向新发展。2024年度投入技改资金4.2亿元,14户企业完成技改升级,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户。川磨岷机成功创建为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阿坝铝厂荣登“2024四川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

  推动康养旅游向融借力。创新打造“汶川马拉松”“海归熊猫F4”等精品IP,获“文旅产业康养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等荣誉。预计全年接待游客99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3%和13.43%。

  推动项目支撑向高攀登。制定新增新争项目、招商引资育企、优化营商环境“3张成绩单”,定期晒成绩,全员争先进。截至目前,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21.95亿元、完成州定目标的274%,项目质效显著提升。

无忧花果山。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聚力优底色添亮色,全域环境加速蝶变

  这一年,汶川县鲜明“环境出形象力、环境出竞争力、环境出生产力”导向,以城乡环境质量提升促进县域形象整体提升。

  高标准守护绿水青山。大力实施“美丽汶川建设生态保护十大攻坚计划”,实现空气质量优良率、国控省控岷江断面水质优良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全县双地安全利用率“4个100%”。

  高效益彰显生态价值,深入挖掘森林固碳、产业发展和文化旅游服务功能,在全州率先完成储备林项目申报并获授信11亿元,编制完成《汶川县“天府森林四库”总体规划(2024-2029)》。

  高标准优化市场环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非禁即入”普遍落实,行政审批效率提高至93.97%、满意率100%,全程网办率93%,全县市场主体总量达7622户、创历史新高。

汶川县文旅规划馆。汶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聚力提质感增触感,民生优享扩面增效

  始终把群众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面完成36件州定民生实事基础上,创新开展10项新民生实事促进行动,持续擦亮“温暖汶川”底色。

  加力推进“学有优教”。顺利通过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2024年汶川中学152人被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本科院校录取,全县高考本科录取率达54.14%、创历年之最。

  致力实现“病有良医”。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人民医院成功升格“四川省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汶川医院”,县域内就诊率达94.55%、外县到院就诊率达40.55%。

  全力促进“劳有所得”。创新成立汶川县“零工市场”,组织农村劳动力和脱贫人口外出务工1.75万人,基本实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汶川县青年大学生(返乡民工)创新创业孵化园获评全州唯一“2023年省级创业孵化基地”。

地质灾害防治综合应急演练。汶川县委宣传部 供图

  聚力固防线守底线,平安善治再谱新篇

  这一年,汶川县强化“隐患治理、标本兼治、深耕善治”梯次推进,坚持以高效能治理保障发展和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筑牢更稳固的风险防线。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充分发挥“三委五部”牵头揽总、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健全风险隐患动态排查、监测、治理和避险转移、精准调度“3+2”工作机制,今年来成功应对“7.19”“7.23”“9.16”强降雨过程,工作经验在全州学习推广。

  打造更团结的温暖汶川。传承弘扬“汶川哥哥”“汶川方舱”“无忧志愿”精神,汶川特教学校校长毛运兰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汶川哥哥”张自立亮相“印象中国”活动,各族儿女在璀璨的文化浸润中,赓续血脉不断前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汶川县将充分发挥改革的先导突破作用和创新的第一动力功能,持续为奋力建设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阿坝典范贡献汶川力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