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9日电 (何智)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近年来,泸州市叙永县合乐苗族乡秉承“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强村富民”的发展思路,着力构建“党组织+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四位一体的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一条“支部有作为、企业有效益、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示范引领,组织联动。合乐苗族乡把党支部镶嵌进产业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将“组织引领力”转化为“富民源动力”。坚持党支部发动、龙头企业参与带动、党员群众示范引领、其他群众共同参与的养殖模式,发展高山乌鸡特色养殖产业。将产业发展作为推动民族团结工作的主抓手,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前,合乐苗族乡采取“集中育养+千家万户散养”运营机制,培育乌鸡养殖大户6户,带动周边215余户群众共同养殖,乌鸡养殖规模持续扩大。
盘活资源,规模养殖。合乐苗族乡坚持“因地制宜、盘活资源”原则,利用闲置土地资源,高标准建成占地约5亩,采用多功能立体养殖模式的高山乌鸡养殖基地,并配套围栏、水、电等附属设施。年出栏30000只乌鸡,年产值近200万元,是集肉鸡养殖、仔鸡售卖、肉蛋加工、技术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多元化发展链,养出了致富新机遇。为打响“高山乌鸡”特色品牌和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利益联结,发展共享。乡村产业是多主体参与价值共创、利益共享的一种协同合作模式,离不开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的约束和保障。基于此,合乐苗族乡构建“党组织+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并不断尝试升级迭代。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土地的资源优势和企业的资金、技术、产业链及市场优势,提高合作农户抗击养殖疫情风险及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优势互补,充分调动当地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生产,由传统小农户向现代农民转变,成为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走上致富道路。
对普通农户来说,感知到的或许只是经营模式的转变,但对合乐苗族乡来说,在乡村振兴的大战略引领下,积极参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把村集体和农民纳入产业发展链条,能有效促使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凝聚共建共享合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