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6日电 (钟怡)为进一步规范国有产权交易,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成都市青白江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青白江交易中心”)近期聚焦“三举措”促进青白江区国有产权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
青白江交易中心严格遵循“业务”“档案”数字化、标准化、智慧化要求,实行服务承诺制,对重大项目提前介入,为进场交易做足准备;实行非工作日预约制,在非工作时间为相关交易主体提供预约服务;实行工作日延时服务制,对时间紧、任务重的项目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
同时开展教育系统资产资源进场交易专题培训,帮助处置人深入理解与准确执行全流程线上操作。安排专人,指导竞买人完成网上注册、登记报名、缴纳保证金、网络竞价等环节,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腿,让市场主体不跑路”目标,走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已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出租、行政事业单位报废物资处置、国有企业资产出租、国有企业资产处置、各类罚没物资处置、社会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等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交易过程公开透明、操作流程规范便捷,有效提高了国有资产资源市场化配置水平。2024年青白江交易中心高标准通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验收。
为进一步规范资产资源项目交易行为,扩大进场交易覆盖面,服务全区经济发展,青白江交易中心不断深挖进场交易品目类型,除逐条梳理“应进必进”类资产资源项目外,积极开展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和区属国有企业资产处置、闲置铺面出租项目的调研摸底工作,提前研判项目情况,为项目业主提供政策指导,主动承接区属国有企业资产处置项目、医疗系统医疗设备报废遗留问题及区公安分局多年未处置的无主车辆等多类新品目,帮助更多单位解决后顾之忧,推动目录外项目进场交易,实现我区资产资源类进场交易品目和交易方式从单一化逐步向多元化交易发展,国有资产进场交易体量呈井喷式上升态势,交易品目范围逐年扩大。
立足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细则,健全完善产权交易风险防控体制机制,梳理形成岗位风险点9个,表现形式20条,分级分类制定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交易风险,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在制度的刚性约束下规范、安全、高效运行。建立重大项目工作台账,明确专人负责、专人指导、全程跟踪、全程留痕。针对项目异常情况,及时提醒,确保每个项目交易公正、透明和高效。建立流标项目风险预警管控机制,对流标项目及时开展专题原因分析,如因处置清单与实际数量不符导致竞得人放弃的,及时向处置人发送风险提示函,提醒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因竞得人无故放弃竞得的,纳入征信管理,从而有效降低了进场交易项目的重复流标率,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溢价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