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团队作战7小时 1米血管“主干道”全换
2025年01月12日 13:3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7个小时连续手术、长达1米的“S形”切口、8个血管吻合口...。.近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成功为一位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完成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

医生正在手术。徐铁伟 摄

  这一手术被称为心脏外科界的“天花板”,它的特殊之处,就是需要将患者胸口到大腿根部的病变主动脉全部替换为人工血管,手术切口大,难度极高,涉及多个脏器保护。手术没有退路,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3倍扩张 血管“破”在眉睫

  30多岁的患者小刘(化名)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却遭疾病缠身。她是一名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在此之前,已经经历了一次生死抢救。2019年,她突发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根部动脉瘤,左侧颈总动脉几乎闭塞。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为她紧急实施了“孙氏手术”、二尖瓣修复、左颈总动脉重建,将她从危及关头救了回来。

术前术后对比。徐铁伟 摄

  然而不幸的是,近期小刘在复查时,医生发现其剩下的远端主动脉也发生了扩张、瘤变。正常人的主动脉直径为2cm左右,而小刘最粗的主动脉直径达6cm,比正常人扩大了3倍,随时有破裂风险、危及生命。

  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程力剑综合分析病变情况后认为,使用覆膜支架治疗也无法阻止动脉瘤继续扩张,最佳治疗方案是胸腹主动脉替换术,这意味着需要把从胸口到大腿根部的“问题”主动脉全部替换为人工血管。

  胸腹主动脉置换术是心血管外科难度最高的手术之一,被称为外科手术皇冠上的明珠。手术难度大、耗时长、风险高,由于手术涉及胸腔、腹腔多个脏器,围术期须要保护心、肝、脑、肺、肾、肠道、脊髓等多个脏器功能,全国常规开展这项手术的医院屈指可数。

  为了最大程度保障手术顺利开展,心脏大血管外科邀请中国主动脉外科领跑者、“孙氏手术”创始人、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特聘专家孙立忠教授受邀来院指导。

  7小时硬仗 血管焕然一新

  术前,孙立忠教授与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开展了缜密讨论,为患者设计了详尽的手术方案。手术时,在麻醉科、体外循环、输血科、重症医学科的密切配合下,一场挑战生命极限的“硬仗”正式开始。

  人工血管置换之前,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首先需要将患者的主动脉全部游离出来。主动脉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血管,手术中稍有不慎就能引发大出血。团队从后背到腹部,做一个长达1米的“S型”切口,避开全身的器官,将小刘的主动脉完全暴露出来。

  然而小刘的情况远比想象的更为复杂,瘤变同时还伴有解剖变异,降主动脉位于脊柱内侧,增添了手术难度。在孙立忠教授主刀指导下,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按照术前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团队将小刘体内从胸口到大腿根的主动脉血管植入人工血管,再把沿路所有为各大脏器供血的血管一一接回到人工血管上,恢复脏器供血。

  历时近7个小时,手术顺利结束,小刘生命体征平稳,被转至重症监护室观察。术后第一天早晨顺利撤离了呼吸机,开始康复训练,术后第四天转回普通病房。目前已康复出院。

  作为心脏大血管外科领域的顶尖级手术,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治疗水平再次迈上新台阶。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将为更多重症心血管病患者带来福音。(吴平华 徐铁伟 供稿)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