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四川新闻网

成都市工商联2024展开说说②|持续探索新时代民营经济领域“枫桥经验”
2025年01月24日 15:20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曹惠君

  【开篇语】

  2024年,我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一道经历风雨彩虹,一个个瞬间定格在这不平凡的一年,令人感慨、难以忘怀。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跨年之际,四川新闻网“成都市工商联2024展开说说”系列报道调研采访团队数次走进成都市工商联,通过定格民营企业共筑城市“蓉耀”、共享发展“蓉光”的瞬间,领略中国式现代化超大城市建设者的风范。

  “民营经济的摇篮”在成都,当下,这里的民营经营主体占全市经营主体的96%以上。

  聚焦民营企业急难愁盼,大力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和“立园满园”专项行动,在“蓉商”培育进程中,成都市工商联高度重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于去年6月份在副省级城市里率先设立法律服务部。

  民营企业家要树立法治思维,做到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

  去年12月27日,“此举旨在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提升和优化,持续探索新时代民营经济领域‘枫桥经验’。”成都市工商联法律服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首先是普法,这是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第一步……

  “上了一堂生动而接地气的普法课”

  “由于不熟悉当地法律法规,在出海经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法律风险。”

  “在处理涉建筑企业被保全案时,可否通过先行调解程序化解纠纷。”

  “加强对老赖的惩戒力度,保障胜诉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尽早兑现。”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集中审理、快审快结涉二手车纠纷……”

  就大家的发言,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当场给予专业且详尽的积极回应。

  当时,来自35家民营企业、商会和5家基层工商联的在场代表纷纷表示:“上了一堂生动而接地气的普法课”。

  这一场景,发生在去年9月11日成都商会大厦里。

  彼时,以“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为主题,成都市工商联联合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座谈会。在与会代表的见证下,双方还签订《关于建立人民法院与工商联沟通联系机制的工作意见》。

  近年来,成都市工商联与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建立健全常态沟通联系机制,打造出“一大联动平台、四大工作机制”的民企法律服务品牌,架起一座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连心桥”。

  以企业合规“小切口”推动营商环境“大服务”

  去年5月,秉承“合规先行、共谋发展”的理念,成都市工商联批复成立成都市企业合规促进会(简称:合规促进会)。在采访中,成都市工商联法律服务部负责人表示,鼓励民营企业对标国际ISO37301合规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合规促进会将助力企业开展“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双向合规,特别是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合规交流。

  开展“法律三进”活动,推荐220家企业、商会与140名“护企检察官”结对开展“检察护企行动”,帮助解决困难70余项。

  商会调解是服务会员企业的重要抓手

  作为工商联促进“两个健康”、推动所属商会改革发展的创新载体,商会调解是商会服务会员企业的重要抓手。在建设“枫桥式”商会的进程中,成都市工商联在市县两级建立10多家商事调解组织,去年调解案件有3000多件。其中,先后指导成都盐城商会、成都福建商会、成都广元商会等为会员企业开展纠纷调解170余次,涉及金额9000余万元,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有1个案例件被全国工商联纳入全国百家商会调解典型案例中。

  在“法护蓉商”行动中,通过组织法律服务专委会的专家学者,先后维权帮扶12家商会企业,解决了涉及金额上亿的案件。

  此外,成都市工商联高度重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连续6年配合全国工商联开展“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形成成都市营商环境建设分析报告,相关建议被成都市政策文件吸纳,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贡献了工商联力量。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1月17日,成都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将认真落实市委关于营商环境建设各项工作部署,着力推动企业合规经营,深化清廉民企建设,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强涉企领域重点问题研究,助力全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张静)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