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3日电(李洪)山水重重,溪水潺潺。走进“成渝之心”的四川资阳,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工程公司的施工队伍正干得热火朝天,身着红工装的石油铁军在春日暖阳的映照下,格外醒目。
近年来,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工程公司以勘探开发需求为导向,立足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10个千亿方”资源阵地,聚焦“三个50亿方大气区”建设目标,担起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主责主业,在川西中浅层、川东北元坝、川南超深层寒武系筇竹寺等多个区域持续提升一体化协同效能,为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建成“百亿气田”增添了“底气”。

一体化运行提质增效
“在中国石化深地工程新桥1井,我们创新采用专项排气降压降密度施工方案和欠尺寸防卡PDC钻头“小井眼”钻进,成功完成二开高低压同存‘海陆套打’。”中国石化西南工区地质工程一体化专家工作室钻井工程专家刘志坚介绍道。
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工程公司充分利用“一个平台、五项机制”,深化与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一体化运行,配合组建专家工作室,推进地质工程一体化平台建设,为现场解难题、攻难点建好“智囊团”。
四川资阳,不仅有千年的历史底蕴,也蕴含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资阳超深层寒武系筇竹寺组正是保障“双百亿”建设的重点区域。该公司强化资阳筇竹寺“四提”工作专班,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管理环节前移。
2024年,施工的资阳2井测试日产量125.7万立方米,证实了深层、超深层寒武系页岩具备规模增储潜力,助力西南油气分公司建成“百亿气田”,而筇竹寺组超深层页岩气勘探重大突破获得了中国石化油气勘探突破特等奖。
同时,该公司深化“五位一体”技术管理,设立重点工区专班,推动各专业领域在一体化运行模式下的高效协作,扎实开展“钻前、搬迁安、中完、配合试气”四项提升行动,大力提升生产运行效率。
数智化赋能勘探开发
在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工程公司施工的新页1平台压裂现场,设备管理员正拿着防爆手机穿梭在管汇区域不断扫描高压件上的二维码,为复工复产做好准备。10分钟就完成以前1个小时的工作量,高效快捷的操作方式正悄然提升着现场作业效率。
近年来,该公司大力推进数智化升级改造,进行关键装备电子标签安装,配备MRQ系统,研发高压件信息化管理系统,深入推进SICP装备数字化建设和运用,实现装备全寿命周期上线管理。推广应用了生产运营管控平台工程技术模块业务主题数据库,促进数据中心与EPBP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基础数据共享,利用二维码技术、大数据分析、现场智能管控等“数智化”手段,为生产技术、溢流预警等管理深度赋能。全面推进地质工程一体化平台智能化建设和推广应用,加速迭代升级生产运营管控平台,着力构建远程作业智能支持中心,推动由“经验钻井”向“科学钻井”转变。
同时,该公司持续进行装备结构优化,加大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投入。在钻井作业方面不断提升加强型、现代型钻机占比和管柱自动化设备配比;井下作业方面配备全电驱修井机,引进带压设备远程控制装置,实现台上操作无人化,通过装备智能化更新,为现场生产提供强有力保障。

精品工程赢口碑
现场安全标识清晰醒目,各种安全防护设施齐全规范,规划布局合理、设备整洁、地面干净……位于资阳市雁江区小院镇的资阳3井,标准的现场建设展示着西南石油工程公司严谨细致的管理水平。
一直以来,该公司坚持以“三标”建设为统领,持续推进现场管理标准化建设、抓好现场作业安全环保健康、提升设备管理精细化水平、强化员工5S素质能力提升,树立良好对外展示形象,为打造精品工程夯实基础。
该公司酸化压裂三队以打造标准化现场为核心,在川西工区率先建立了压裂现场标准化施工体系;以现场布局标准化,形成井场布局、设备摆放、标识标牌等方面近100项标准化布局规范;以作业流程标准化,制定各工序标准作业时间、操作流程、人员配置及设备配置标准,建立起体积压裂、常规压裂、页岩气压裂等不同工况下的作业模式,形成了标准做法;以常规工作标准化,建立生产、安全、设备、综合4个方面的工作标准,实现清单化管理。
2022年,由该队施工的金石103HF井,无阻流量53.6万立方米/天,评价落实地质资源量3878亿立方米,首次在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新层系——寒武系筇竹寺地层取得重大突破。
2024年,该公司安全完钻8口“1字号”探井,资阳2、金页3HF、新深106-1H等井连获高产,助力川南筇竹寺、川西须家河、新场雷口坡勘探开发取得新突破……一项项精品工程在全国市场为赢得了良好口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