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园区与人才双向奔赴 成都人才对接活动谈“干货”
2025年02月15日 09:3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5日电 (汤雁 胡晓枭)14日,由中共成都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成都市武侯区委、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立园满园·聚才强企”2025成都市首场产业园区人才洽谈对接会(武侯专场)举行。

“立园满园·聚才强企”2025成都市首场产业园区人才洽谈对接会(武侯专场)。武侯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专场推介会上,成都市发布了“3+22+N”产业园区人才岗位需求。成都市加快建设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在全国率先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先安居后就业”,制定发布《成都市人才分类目录》,明确了6大类224项支持类型,着力构建城市级政策服务坐标体系。新出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文博考古、涉外律师等专项人才政策16项,按“3+22+N”园区类别编制园区人才政策包,加快吸引集聚园区发展所需的各类优秀人才。

  与此同时,成都还将在人才评价方面“放权限”。开展市级人才管理授权规范试点,赋予重点用人主体自主认定权。大力实施“顶尖人才及后备人选引育专项”“蓉漂计划”“蓉城英才计划”,给予个人最高300万元、团队最高1000万元资金资助。对新引进的硕士毕业生给予不少于3万元生活补贴、博士毕业生给予3年7.2万元安家补贴。对新进入“两站一基地”的博士后给予最高56万元资助,近三年市县两级累计投入超40亿元支持各类人才创新创业。

  为聚力营造良好环境,成都还将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租购人才公寓可享受最高200平方米8.5折优惠,求职毕业生可免费入住“蓉漂青年人才驿站”最长30天。上线成都市人才分类认定系统,申请相应类别“人才认定证书”即可获得城市级礼遇支持。推出“成都市智慧人才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为各类人才提供“掌上可及”的政策服务等。

  活动现场为四川成都武侯经济开发区、华西转化医学产业园、成都音乐文创园三个园区人才服务站授牌,这标志着武侯区在优化人才服务环境、促进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随后,现场10位专家共同按下启动键,成都市微波射频产业人才联盟正式成立。

  产业园区人才专场招聘会上,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四川锦江电子医疗器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20余家重点企业提供了2600余个优质岗位,涵盖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吸引了近千名优秀人才参加。

  留蓉安居无忧,给予人才最高20万元购房补贴;改善宜居无忧,给予人才最高10万元装修和家电补贴;租赁住房无忧,给予人才每年3万元租房补贴;交通出行无忧,给予人才最高5万元购车补贴;子女托育无忧,给予人才每月1500元托育补贴;入学入园无忧,统筹安排人才子女入学入园;就医就诊无忧,在定点医院开通人才就医绿色通道;健康保障无忧,为人才配备一对一健康顾问;定制体检无忧,每年为人才定制价值2000元的体检套餐;家庭保险无忧,每年给予人才及家人每人最高2000元的补贴。“十个无忧”政策涵盖了人才生活的方方面面,增加了人才扎根成都、创业武侯的深切情感认同。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罗哲认为,成都市提出高质量发展要实施“立园满园”行动,为武侯区打造了一个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创新样本。赋权企业自主认定人才,发挥企业在园区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的同时,人才政策服务更加精准,增强人才的汇集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