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20日电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提质增效,提升成都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站点一线社工专业素质和开展康复服务专业技能,由成都市民政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支持,成都市青羊区希望之光康复中心组织实施的2024年成都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实务实训班19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开班。

本次实务实训班将持续三天,邀请了国内领先的精神康复专家授课,讲授最前沿的精神康复理念技术及发展,内容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理念与政策”“精神疾病的认识及管理”“职业康复在精神障碍中的应用”“社区康复及社工个案管理和面谈技巧”“如何引导复元人士认识精神疾病(精分及双相)”“药物管理制度”等。
“由于社工对精神障碍康复知识相对薄弱,可能会在从事社区康复服务工作中,服务方式出现偏差。”现场,来自简阳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叶雪梅表示,本次实务训练给予了她很多启发,无论是针对社工的精神障碍康复服务理念、服务步骤还是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给她的感受就是“很精细”,这对提升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质效帮助很大。
据了解,作为2024年成都市社会组织发展专项基金资助的精康融合服务类项目,项目将分二个阶段组织实施开展,一阶段便是本次实务知识集中授课;二阶段将在2月-9月分10批次进行实务实操现场训练,对本次实务实训班的120名余社工开展现场实操培训。该项目设置了精神康复社会工作“实务训练、实训实操、实训督导”3个模块,探索覆盖成都市康复站直接服务人员实务实训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模式,弥补以往康复站点一线社工培训缺乏康复技术实操的培训。

成都市青羊区希望之光康复中心负责人张树森表示,此次实训整合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市精神病院(成都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指导中心)医疗技术支持,跨区域职业治疗康复专家、社工督导专家资源,搭建了成都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社会工作实务实训基地平台,创建了多专业、多领域、多层面合作创新机制。培训最终将形成经过领域专家论证、可以推广运用于社区康复站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实操指南》,填补当前康复站一线工作人员开展技能训练缺乏康复技术指导的空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