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26日电 近年来,绵阳市委老干部局构建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活动联办“三联”工作机制,通过完善制度体系、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特色品牌,推动全市老党员工作室提质增效,形成“银发先锋”助力基层治理新格局。
组织联建强根基,构建多维运行体系。党建引领筑根基。建立“党支部+工作室”双轮驱动机制,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领办基础上,创新在老同志集中活动区域设立工作室,实现党组织建设与工作室发展同频共振。目前由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兼任工作室负责人占比达53%,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四级联动聚合力。构建“市局指导+县级主导+部门主抓+镇乡主建”四级责任体系,印发《关于建设标准化老党员工作室工作》,通过定期督导、专题培训、经费保障,确保工作室规范运行。头雁领航添动能。实施“银发头雁培育工程”,组织58名工作室负责人赴上海、重庆等地考察学习,举办专题培训班20余期。建立“书记领衔项目”机制,通过结对帮带、案例分享等方式培育基层治理银发骨干。
资源联享提质效,搭建综合服务平台。阵地共建强基础。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资源,打造“银发驿站”综合服务平台,设置政策咨询、矛盾调解等6类服务岗位,建立“轮值坐班+预约服务”制度,实现服务阵地利用率提升40%。数字赋能优管理。开发“银龄先锋”智慧平台,建立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形成“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工作室接单-群众评单”服务闭环,累计处理群众诉求1200余件。多元协同增效能。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配备专职联络员85名,联合民政、司法等部门打造“银发人才库”,组建法律援助、健康咨询等专业团队,开展联合服务300余场次。
活动联创树品牌,释放基层治理效能。特色培育树标杆。实施“一室一品”创建行动,培育出“寇妈说事”调解室、“矿孃孃”非遗工坊等特色品牌12个。其中董顺华工作室创新“五步调解法”化解纠纷200余起。项目运作创实效。建立“银发服务项目库”,开展“银晖耀绵州”专项行动,组织政策宣讲、技术指导等活动800余场,惠及群众3万余人次。王佑木宣讲团开展党史宣讲130场,覆盖党员群众1.2万人。示范引领促提升。开设“银发先锋”专栏宣传典型案例9期,举办成果展演活动5场,制作《银发生辉》专题宣传片,3个工作室经验做法被省级媒体专题报道,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