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28日电 近日,以“科技赋能应急,共筑安全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空天地应急能力建设前沿论坛在成都举办。

来自国务院安委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与专家,中国移动各省市公司、中航无人机、南方应急管理研究院等企业代表和行业专家齐聚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以下简称:成研院),共同探讨应急能力建设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为推动应急管理现代化和科技赋能安全未来贡献智慧与力量。
开幕式上,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院长刘耕做大会致辞,分享了成研院在应急管理领域中的技术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并对应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前瞻性展望。
现场,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副院长、5G网联无人机系统总设计师苏郁发表题为《中国移动基于5G的空天应急与低空智联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成果》的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成研院依托中国移动5G网络技术,取得的空天地应急通信系统创新成果。
他提到,成研院经过数年探索,已陆续推出的“中移凌云”、哈勃系列终端、中移应龙航空应急专用机载基站等低空产品的核心关键技术和标杆应用,其中自主研发空对地连续覆盖技术获中国、美国、欧盟、日本四国(地区)专利授权,在应急领域新增发布IEEE1937.12国际标准,相关产品被评定为国内首台套。同时成研院通过基于5G-A通感一体化技术研究,设计构建了一张面向低空空域的无人机通信感知网络,结合AI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已实现面向低空经济的监管运营一体化信息服务。
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翼龙无人机总设计师李屹东聚焦无人机技术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分享了无人机在极端环境下的独特优势与广阔前景。
论坛上,成研院5G网联无人机系统副总设计师周剑详细阐述了成研院在空天地应急领域的能力探索,分享了1套“五纵三横”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3类创新应急通信产品,覆盖9大应用场景、具备9项核心应急能力、拥有1整套协同机制,并发布了1系列技术白皮书等创新成果。同时介绍了中移应龙系列机载应急通信基站、中移凌云航空应急管控平台及频谱监测设备等核心产品。
在应急前沿能力分享环节,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邮电大学、希诺麦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以及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分别分享了极端环境下应急通信技术的创新应用。从无人机系统化应用到超视距空地协同指挥通信系统,一系列前沿技术的分享为应急能力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解决方案。
会上还举行了2025成都国际无人系统(机)技术及装备主题展启动仪式和圆桌论坛。围绕“应急能力建设的挑战与机遇”话题,业界专家进行深入研讨,一致认为,科技创新是推动应急能力建设的关键动力,未来应进一步加强跨领域合作,构建更加完善的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体系。
未来,成研院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深化与各领域合作伙伴的协作,共同推动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通过构建更加高效、智能的应急通信网络,成研院将持续提升极端环境下的应急救援能力,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贡献更多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