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助力全国 “菜篮子” 升级 川渝蔬菜新成果亮相游仙
2025年03月02日 19:3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日电 (李静洁 罗端)近日,“创新金三角·智汇科技城”——川渝地区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成果对接会暨全国莴笋创新大会在位于绵阳市游仙区(蔬菜)种业园区的绵阳市农科院果蔬研究所基地举行。此次活动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展示了川渝地区蔬菜产业最新科技成果,为全国蔬菜产业现代化转型提供示范。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川渝两地专家、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以及全国各地科研院所、种业企业、种植大户等三百余人参加活动。

位于绵阳市游仙区(蔬菜)种业园区的绵阳市农科院果蔬研究所基地。 游仙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基地内,各类莴笋绿意盎然、整齐排列。据讲解员介绍,这些新品种在抗病、产量、品质等方面优势显著。田间插着栽培技术展示牌,为种植户提供高效生产方案。与会人员实地察看莴笋新品种表现,交流探讨配套技术。

  “今天我们展示的新品种,较以前有很大突破,例如长节间尖叶优质三青莴笋新品种,与传统三青最大的不同就是它节间变长,这类新品种运用到生产上,可以简化种植技术,降低种植户的管理难度。”绵阳市农科院果蔬研究所副所长李家慧介绍道。

  活动中,与会人员还观摩了油麦菜、贡菜等川渝地区蔬菜新成果。绵阳市绵蔬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应凤称赞活动搭建了良好平台,促进企业、种植户与科研院所交流合作。重庆市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罗云米期望科研单位强强联合,加速新成果应用。

活动现场集中展示各类莴笋。 游仙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活动现场,绵阳市农科院介绍展示了光合细菌预防莴笋病害等技术。此次观摩会展区超5万平方米,40余家单位参展,展出463个莴苣类新品种、615份莴苣种质资源、11个主推莴笋品种、8项莴笋栽培新技术,以及119个生菜、油麦菜等其他莴苣类蔬菜品种。部分表现优异的品种还进行了集中摆盘展示。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李宝聚认为,全国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在游仙展示,提升了游仙蔬菜竞争力,还可通过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当日还举行了川渝地区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发布会。会上,李宝聚发表主题报告,川渝两地相关单位推介蔬菜成果及智慧农业新技术、新装备,高校教授、科研院所专家等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现场还发布了绵阳市重大农业科技进展并授牌。

授牌仪式。 游仙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蔬菜产业关乎“菜篮子”与“菜园子”。近年来,绵阳市农科院积极发展高产优质蔬菜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目前,“绵阳莴笋”品种超200个,莴笋种子占全国产业用种50%以上。2023年,绵阳市农科院建立四川省首个莴笋种质资源库,保存1000余份种质资源,建设15亩种质资源圃。

  下一步,绵阳市农科院将加大莴笋种质资源搜集、评价、保存,利用先进技术创新种源,加强与种业企业、种植大户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渝遂绵蔬菜生产带等建设贡献科技力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