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吴元会、康薇嘉:观音乐剧《将进酒》驻场版有感
2025年03月07日 10:3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穿越历史的浪漫,感受时代的情怀——观音乐剧《将进酒》驻场版有感

  由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江油市人民政府指导,江油博飞文化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出品、四川天府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绵阳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演出的音乐剧《将进酒》驻场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浪漫的世界。这部剧作不仅是对李白生平的再现,更是对其精神内核与时代情怀的深刻挖掘,展现了千年来李白在人们心中不朽的形象。

  一、月之轨迹:贯穿全剧的诗意象征

  音乐剧《将进酒》以月亮为轴,巧妙地将李白的生命历程与情感波澜编织在一起。那轮或圆或缺的明月,不仅是时间的见证者,更是李白内心世界的镜像。开场时,李白立于明月之中,与儿时自己的对话,是对未来的懵懂探索,也是对自我命运的初步觉醒。这一幕,恰如李白诗中所言:“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那份对未知的渴望与对自我的探寻,为后续的壮丽人生铺垫了底色。

  月亮,作为贯穿全剧的主题,不仅照亮了李白的成长之路,也映照出他内心的情感世界。从与恋人明月在月下的对诗,到月中舞剑的豪情壮志,再到与四位文豪月下评论的深刻交流,月亮成为了李白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而当李白从长安京城归来,历经繁华与沧桑,与疯老道人对话,挥毫写下《将进酒》时,那轮明月由圆转弯,似乎也在为李白的遭遇与成长而感伤。这弯月,正如李白诗中所描述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对生命短暂、应及时行乐的深刻体悟。

  剧中,月亮的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李白情感的起伏与变化。当李白与明月重逢,却要用她多年前赠送的剑来抵偿食物时,明月的心在流泪,而背景中那一钩弯月一轮弯月的下方也如同溪水一般流了下来。这弯月,不仅映照出明月的悲伤,也映照出李白内心的挣扎与无奈。这一幕,让人深刻感受到李白那穿越千年的浪漫与豪情背后所隐藏的深情与柔软。

  二、音乐唯美:声乐艺术的盛宴

  音乐剧《将进酒》在音乐方面的成就令人瞩目。剧中采用了独唱、二重唱和合唱等声乐艺术的舞台表演形式,音乐中既有宣叙调式对故事情节发展的推进,也有咏叹调式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这些音乐元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这部剧作独特的音乐魅力。

  独唱部分,剧中人物通过各自的歌声,展现了他们独特的性格与情感。李白的独唱,激昂而深情,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将观众带入那个充满诗意与浪漫的时代。他的歌声中,既有对自由的向往,也有对理想的追求,更有对人生的热爱与感慨。那庄重大气的美声唱法,如同李白那豪放不羁的性格一般,让人感受到他那超越时代的豪情与壮志。

  而明月的独唱,则如同月光一般柔美而清新。她的歌声中蕴含着对李白的深情与眷恋,让人感受到那份纯真的爱情之美。当李白与明月二重唱时,他们的歌声如同月光下的对话,既温馨又浪漫,让人感受到他们之间那份深厚的情感纽带。这轻盈流畅的通俗唱法,如同他们之间的爱情一般,纯净而美好。

  合唱部分,则是剧中人物情感交流与碰撞的重要表现方式。无论是李白与友人的合唱,还是剧中人物的群体合唱,都展现了他们团结与奋斗的精神。那些合唱段落,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更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整个音乐剧的音乐旋律流畅、节奏明快、配器精细、演唱细腻。这些音乐元素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这部剧作独特的音乐风格。它们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更深刻地表达了剧中人物的情感与内心世界。让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浪漫与豪情。

  三、诗、酒、剑:构筑李白精神内核的三元素

  音乐剧《将进酒》深刻挖掘了李白生命中的三大元素——诗、酒、剑。它们不仅是李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精神世界的核心支撑。诗,是李白表达情感、抒发志向的媒介。他的每一首诗都是对生命热情的赞歌,是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在剧中,李白的诗歌被巧妙地融入到了音乐与剧情之中,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力量。那些熟悉的诗句,如同一个个音符,跳跃在观众的心间,让人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诗意与浪漫。

  酒,则是李白释放激情、超越自我的媒介。在剧中,李白与友人共饮的场景,让人仿佛能闻到那穿越时空的酒香,感受到那份“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的豪迈。酒,让李白的诗更加飞扬,也让他的生命更加绚烂多彩。而音乐剧中的音乐,也如同那醇厚的酒香一般,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剑,则是李白侠义精神与不屈意志的象征。剧中,李白月下舞剑的场景,不仅是对武艺的展示,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抒发。那锋利的剑刃,如同李白坚韧不拔的意志一般,斩断了世俗的羁绊,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而音乐剧中的音乐,也如同那锋利的剑刃一般,切割着时空的壁垒,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力量与激情的世界。

  四、穿越历史的浪漫与时代的情怀:李白的当代价值

  音乐剧《将进酒》不仅仅是对李白个人生平的再现,更是对其所处时代精神与民族情怀的深刻挖掘。李白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但又充满机遇的时代,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喜怒哀乐,更蕴含了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深忧虑与无限憧憬。在剧中,李白与四川智慧老者的对话,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也是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这段对话,让人联想到李白在《将进酒》中的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态度。

  李白对友情的珍视、对亲情的眷恋,也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人伦、讲究情义的传统美德。他与吴指南、杜甫的肝胆相照,与李客、李月圆的血浓于水,都是对人间真情的深情颂扬。它们让观众在感受李白个人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人文情怀。

  音乐剧《将进酒》驻场版的成功上演,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李白那穿越千年的浪漫与豪情,更让我们思考其在当代的价值与意义。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李白那种对自由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对人生的热爱,激励着我们去追求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他的诗歌与音乐剧中的音乐一样,都是能够穿越时空的艺术瑰宝,它们能够触动人的内心,激发人的情感,让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李白那超越时代的人文关怀,也值得我们当代人深思。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是否还能保持对人性、对情感的敏感与尊重?是否还能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净土?音乐剧《将进酒》通过李白的生命故事与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提醒我们珍惜那些能够触动内心的情感与记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与美好。

  更重要的是,李白那穿越历史的浪漫与时代的情怀,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当代的时代价值紧密相连。他的诗歌中蕴含着对自由、对理想、对人生的热爱与追求,这些精神元素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在当代社会,我们同样需要这种精神来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困难,来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

  当音乐剧《将进酒》落下帷幕,李白再次站在那轮明月之中,与儿时的自己对话时,那一刻,我们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与李白并肩站立,共同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浪漫与豪情。这部剧作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思考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作者系西南科大四川天府新区创新研究院艺术研究所所长吴元会、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讲师康薇嘉)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