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从“治病”到“防病” 罗江区绘就健康新图景
2025年03月11日 11:0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1日电 (刘静 雷琪)“正盘算着去医院复查,医生倒先上门来了!”近日,在德阳市罗江区新盛镇金龙村村民张阿姨家中,罗江医院集团健康管家团队正在随访张阿姨术后康复情况。这种“服务找上门”的场景,已成为健康服务网格的日常图景。

  “以往患者出院很容易成为‘断了线的风筝’,有没有按时用药、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医院和医生都无法及时跟进了解。”德阳市罗江区卫健局党组成员黄静说道,“如今,我们组建4+N健康管家团队,全域划分132个健康服务网格,主动跟进了解回访病人,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综合健康服务。”

  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管理,提供康复指导等服务,是罗江区医改推动“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推进医防融合的有力例证。2024年,罗江区整合医保基金、公卫资金“两个总额”进行统筹管理,出台质量控制、绩效评价等工作标准,完善监管运行机制,逗硬医防融合绩效考核,着力持续降低住院率,提升居民健康指数。通过实施“两个总额”管理,促进基金管理从“要我管”向“我要管”转变,健康服务由“单打独斗”到“整体融合”转变,实现“两个总额”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进医防融合螺旋上升、循环发展。近年来,实现县域外就诊量逐年下降,县域内就诊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

  “过去,我只想着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手术救人。在大健康理念下,我认识到让病人不需要手术就能守护健康才是上策。”从以治疗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罗江区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心血管内科主任杨勇医生有切身的体会。现如今,从罗江区人民医院到基层医疗机构,不论资历、职称,医生全员一条心管理区域内居民的健康。

  “近年来,罗江区以学习三明医改经验为基础,因地制宜进行改革创新,县域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罗江区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谢青云说,当前罗江医改正以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3.0版本为抓手,探索‘医共体’向‘健共体’升级演进,构建整合预防、诊疗、康复的全域健康生态,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