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破解血管“死亡弯道” 微创技术为“折叠人”重建心门
2025年03月17日 21:1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65岁的刘大爷这两年活得比走钢丝还惊险:走两步喘得像拉风箱,夜里只能坐着睡觉,甚至上个厕所都会眼前一黑栽倒在地。更揪心的是,他的脊柱早已弯成了“麻花”,体内血管如过山车般七拐八绕……近日,经历多家医院求医无果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用一场精巧的“微创介入换心门行动”,在布满死亡陷阱的血管迷宫中为刘大爷博出了生路。

医生正在手术。崔鹏摄

  当刘大爷的CT影像投屏时,现场人都倒吸一口冷气。经过检查,刘大爷脊柱侧弯导致胸腔严重变形,主动脉像是被折叠的吸管,更要命的是心脏“门框”(主动脉瓣)不仅先天畸形(二叶畸形),还被厚厚的“水泥”(钙化)封死。普通人心脏血流是“直行道”,刘大爷血管却是“九曲十八弯”。这类患者就像背着“定时炸弹”生活。

  微创专家如何“闯关”?面对这例“教科书级难题”的病例,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罗勇带领团队联合多学科进行了病例讨论,决定用微创介入方式为患者更换心门。该项手术有三大突破点:

  双硬导丝“轨道技术”:犹如在盘山公路上铺设双轨,用特制导丝为手术器械搭建“高架桥”,为复杂血管病变开辟新路。

  手术当天,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程力剑、崔鹏副主任医师、费俊杰医生团队经过3个多小时的手术成功为刘大爷更换心门,破解刘大爷脊柱侧弯+主动脉迂曲+二叶畸形三重“致命密码”。

  术后第三天,逐渐康复的刘大爷摸着胸口高兴得说:“现在心口也不觉得压大石头了!”如今已顺利出院的刘大爷已能平躺着睡整觉,日常活动恢复常人一般,曾经青紫的嘴唇也重新有了血色。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是国家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建设单位、四川省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联盟成员单位,自心脏大血管外科率先在区域开展TAVR手术以来,已成功完成多种高难度手术,如主动脉瓣极重度狭窄、纯返流、二叶畸形、大横位心、高龄患者、透析患者、脊柱畸形患者等,拥有丰富的经验。科室崔鹏副主任医师专攻微创介入瓣膜专病及血管介入手术方向,2023年,心脏大血管外科崔鹏医师的《TAVR病例分享》在第九届中国瓣膜大会荣获优秀录播病例一等奖。(吴平华 崔鹏 供稿)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