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刘大爷这两年活得比走钢丝还惊险:走两步喘得像拉风箱,夜里只能坐着睡觉,甚至上个厕所都会眼前一黑栽倒在地。更揪心的是,他的脊柱早已弯成了“麻花”,体内血管如过山车般七拐八绕……近日,经历多家医院求医无果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用一场精巧的“微创介入换心门行动”,在布满死亡陷阱的血管迷宫中为刘大爷博出了生路。
当刘大爷的CT影像投屏时,现场人都倒吸一口冷气。经过检查,刘大爷脊柱侧弯导致胸腔严重变形,主动脉像是被折叠的吸管,更要命的是心脏“门框”(主动脉瓣)不仅先天畸形(二叶畸形),还被厚厚的“水泥”(钙化)封死。普通人心脏血流是“直行道”,刘大爷血管却是“九曲十八弯”。这类患者就像背着“定时炸弹”生活。
微创专家如何“闯关”?面对这例“教科书级难题”的病例,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罗勇带领团队联合多学科进行了病例讨论,决定用微创介入方式为患者更换心门。该项手术有三大突破点:
双硬导丝“轨道技术”:犹如在盘山公路上铺设双轨,用特制导丝为手术器械搭建“高架桥”,为复杂血管病变开辟新路。
手术当天,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程力剑、崔鹏副主任医师、费俊杰医生团队经过3个多小时的手术成功为刘大爷更换心门,破解刘大爷脊柱侧弯+主动脉迂曲+二叶畸形三重“致命密码”。
术后第三天,逐渐康复的刘大爷摸着胸口高兴得说:“现在心口也不觉得压大石头了!”如今已顺利出院的刘大爷已能平躺着睡整觉,日常活动恢复常人一般,曾经青紫的嘴唇也重新有了血色。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是国家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建设单位、四川省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联盟成员单位,自心脏大血管外科率先在区域开展TAVR手术以来,已成功完成多种高难度手术,如主动脉瓣极重度狭窄、纯返流、二叶畸形、大横位心、高龄患者、透析患者、脊柱畸形患者等,拥有丰富的经验。科室崔鹏副主任医师专攻微创介入瓣膜专病及血管介入手术方向,2023年,心脏大血管外科崔鹏医师的《TAVR病例分享》在第九届中国瓣膜大会荣获优秀录播病例一等奖。(吴平华 崔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