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31日电 (秦臻)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统战工作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成都以加强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统战工作为突破口,创新联动机制、强化统筹领导,创建示范基地、搭建平台载体,加强培育扶持、打造工作品牌,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深度融入党全面领导基层社会发展的工作格局,在巩固党长期执政根基、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实现超大城市现代治理的统战实践上贡献了“新”智慧,呈现了“新”气象。
布局“新”体系,融入社会发展“一盘棋”
近年来,成都主动适应社会群体结构和组织架构变化,将统战工作深入延伸到社会发展“新”场域,将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统战工作服务社会发展纳入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重要议事内容,集中研究重大政策,部署重点工作,督办重要任务,解决同心引领、机制衔接、要素匹配等重难点问题38个,锚固服务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2023年新修订《成都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制定《成都市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统战工作任务清单》,促进6家市级部门联合出台行业协会商会“蓉会共享家”试点方案,印发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手册,充分发挥市社会组织的综合党委、联合党总支和党支部作用,带动市县两级新联会骨干会员、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参与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和社会发展。
同时,成都将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统战工作与党领导下的基层社会协商治理模式与村(居)民议事会制度相融合,吸纳市、县区、镇街、社区四级社会组织负责人代表作为社区统战工作联络员,创新民事共议、遇事共商、难事共办、成事共享“四事四共”基层议事协商机制,常态化推动各地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融入社会发展。
创建“新”基地,互织社会发展“一张网”
成都坚持在以地聚人、以事聚人、以人聚人上下功夫,统筹推进社会组织负责人参与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营造孵化培育、资源共享、政策咨询等9个功能场景,构建起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实践创新基地为阵地、社会组织为链条、从业人员代表为节点的社区统战工作网络。
近年来,“新心家园”“芳草同心家园”“倪来我往”等以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为主体的基地,累计吸引1.3万家社会组织、126家社会企业等多元主体承接社区服务,如金牛、成华、双流等区(市)县新联会与107个社区合作,以活动换场地、以服务换经费等方式赋能,建立名家工作室、法律援助站、养老助残服务站等活动阵地249个,自养微利模式持续增强自主造血功能。
凝聚“新”力量,共拧社会发展“一股绳”
社会组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今年全国两会,“社会组织”再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社会组织”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愈加明显。
成都积极构建起“新心向蓉”市级总品牌+“新育工程”“华新汇智”等23个区(市)县子品牌模式,开展“鲲鹏计划”“新育工程”“社治新善”等系列品牌公益活动,重点联系包括市楼宇经济促进会、市餐饮行业公会及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等27家社会团体和社会服务机构,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三中心一基地”建设等重大战略,一体推进活动联办、人才联育、数据联享,引导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共担社会发展责任。
2024年成都市社会组织双创促就业现场招聘会,近540个社会组织及会员企业向高校毕业生提供超6000个就业岗位。麓湖公园社区成立麓客社群联合会和“麓邻公司”,探索组建麓湖公园社区发展基金会,扶持设置“麓客书画社”等社区社会组织200余个。青羊区举办“创智青羊•助力社区”社会组织创客大赛,吸引28家知名社会组织参赛,通过“社会创业论坛”“社会治理创新沙龙”等系列活动,成功实现多个部门、社区与社会组织结对。成华区培华社区外引内生社会组织60余家,从业人员3600多人,实现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和社区高品质生活双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