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汶川映秀镇:有事“码”上说 实事马上办
2025年04月11日 14:1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1日电(伍排勇 陈贞燕)“有了这个二维码真是方便啊,足不出户就能反映问题。你看,我们村的下水道堵塞问题通过这个二维码一反映,这么快就开始修了……”4月11日,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村民肖忠华在和村民聊天时高兴地说道。

  一张小小的二维码,如何能撬动民生服务大文章?

工作人员向村民发放二维码。汶川县委宣传部 供图

  自全州开展群众工作“石榴籽”工程以来,汶川县映秀镇始终坚持把收集社情民意信息作为联系群众、为民服务的主要渠道,通过创新服务载体,制作政府问政二维码进行张贴、发放等方式,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效率、畅通民意反馈渠道,搭建起当地群众意见收集的“直通车”,形成“问题收集、督办整改、反馈销号”“三步闭环”处置机制,让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也让基层治理的触角实现从“最后一公里”延伸到“最后一米”。

  群众“线上”出题,干部“线下”答题

工作人员张贴二维码。汶川县委宣传部 供图

  “守住人民群众的心,就是要让大家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映秀镇党政办工作人员介绍,映秀镇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全方位收集机制,让每一件民情诉求都能被党委、政府准确掌握。

  “有意见,扫一扫,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走进映秀镇各村(社)的张贴栏上都已贴上“映秀镇群众意见收集直通车”二维码卡片,卡片上的字眼也格外显眼。同时为方便群众,干部群众在走访入户时还为每家每户都发放了二维码卡片。

  “最近春耕生产家里都挺忙的,我想咨询一下种子、化肥的价格,正好有这个二维码,我扫扫看?”黄家院村的一名群众想要咨询农资价格问题。通过“扫一扫”就能随时随地反映身边遇到的大小事。

  搭建起干群交流、诉求办理快速通道。映秀镇实现“码”上问政马上办,实现群众“线上”出题,干部“线下”答题,快速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构筑起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群众有所诉求,干部就有所响应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映秀镇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通过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在民情诉求办理中检验基层治理能力。

  在开通“映秀镇群众意见收集直通车”后,映秀镇明确专人负责,及时登录后台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类汇总研判,马上转办交办,将问题落实到人头,限期落实、整改,切实做到群众反映问题,从“有人管”到“有回音”,扎实推动民生问题在一线发现、民生难题在一线解决、民生温度在一线体现,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将干部的“辛苦指数”变为群众的“幸福指数”。

  “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映秀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充分利用好“映秀镇群众意见收集直通车”这一平台,在“码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田间地头、在群众中解决问题。

  为将每一桩“小事”都当成群众福祉的“大事”,映秀镇还安排专人督查督办,确保各项民生大小事,都能落实落地。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映秀镇共张贴群众意见收集直通车二维码卡片1700余张,共收集到群众涉及民生、市政、医疗、教育、政策咨询、矛盾纠纷、遗留问题等诉求15件,已经办理6件,正在办理9件。(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