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来学‘针’功夫”蜀绣传承体验系列在锦门举办
2025年04月12日 20:1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2日电 (唐倩)4月12日,由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四川省老伙计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来学‘针’功夫”蜀绣传承体验系列活动第七、八场在成都市新都区锦门4A级景区陈德兵蜀绣大师工作室成功举办。

活动现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60余名市民齐聚一堂,在蜀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德兵、陈晓亚两位老师的指导下,亲手体验蜀绣技艺,领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活动巧妙融合流行乐曲与非遗技艺,以李宇春经典歌曲《蜀绣》歌词“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开场,瞬间点燃参与者对蜀绣艺术的诗意想象。陈德兵以《蜀绣》歌词为引,解读蜀绣与巴蜀文化的深厚渊源。陈晓亚则通过作品赏析展现蜀绣“针法细腻、色彩典雅”的艺术特色。

  现场为每位市民精心准备了蜀绣DIY研学包,包含扇架、针、线、剪刀等基础工具。在两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指导下,大家逐步掌握工具用途、丝线选择、穿针技巧、走线规则等知识,并下完成熊猫轮廓的绣制。

  参与者中既有退休阿姨,也有年轻学生和亲子家庭,大家全神贯注投入创作,现场飞针走线、笑语不断。“哈哈哈,我的熊猫耳朵一大一小!”跟着妈妈来体验的小朋友兴奋地展示自己的“佳作”,瞬间吸引大家纷纷比较,各式丑萌熊猫横空出世,欢声笑语点燃了整个蜀绣课堂。

  “蜀绣果然不愧为四大名绣之首!没点‘针’功夫还真是绣不来。”参与体验的群众纷纷表示,在体验中收获了快乐,也领会了技艺传承的不易,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对匠心的坚守投以深深的敬佩。

活动现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作品完成后,学员们手持自制团扇合影留念。一位穿着汉服前来体验的小姐姐格外抢眼,“蜀绣太美啦!”她举着团扇自拍称,“我要通过镜头让大家都看到蜀绣的美。”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德兵、陈晓亚非常支持,甚至希望参与者都将作品晒出去,能有更多人关注蜀绣,成为蜀绣的粉丝和传播者。

  据悉,蜀绣传承体验活动通过媒体宣传、口碑加持持续升温,掀起了大众关注非遗、学习非遗、热爱非遗、传播非遗的热潮,截至目前已有近万市民咨询了解,更有不少热心朋友想要参与非遗职业化学习。

  “市民朋友的热情举动,正是活动举办的目的和初衷!我们一定持续举办,做好链接非遗与公众的纽带和桥梁。”活动主办方有关负责人表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