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胃肠微创中心二病区(结直肠病区)成功为一名17岁少女切除腹腔内28厘米×25厘米×23厘米巨大囊实性肿物,术中仅出血20毫升,患者术后5天即康复出院。医生提醒:长期便秘伴腹部异常增大,切勿简单归因于“发胖”,需警惕腹腔包块等隐匿性疾病。
长期便秘、腹部膨隆未重视 巨大肿瘤险酿大患
患者小何(化名)长期受便秘困扰并伴随腹痛腹胀,近半年腹部逐渐膨隆,自认为是“便秘”导致的,未予重视。1月前突发中上腹隐痛,直至2天前腹痛急剧加重,紧急就诊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经检查发现,其腹腔内存在一28cm×25cm×23cm的巨大囊实性肿物,严重压迫肝脏、胃、胰腺、右肾及周围肠管,并引发腹膜炎征象,随时可能危及生命!
接收患者后,普外科·胃肠微创中心二病区(结直肠病区)张元川医疗组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结合影像学精准评估,于一周后行开腹探查术。术中精准分离粘连脏器,完整切除肿物,手术全程仅出血20ml,并且考虑患者年轻,有较高的美观需求,采用了皮内美容缝合技术。患者术后腹部平坦如初,伤口恢复良好,5天即顺利出院。
多学科协作+精准外科 破解复杂腹腔手术难题
腹腔巨大肿物手术面临多重风险:脏器粘连易致损伤、麻醉耐受性差、术后感染风险高等。这次手术的成功,不仅是对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技术的一次有力证明,更是对医院多学科协作模式的一次完美诠释。从术前精准的检查评估,到术中精湛的操作,再到术后贴心的护理康复,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共同为患者的生命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影像团队术前通过CT三维重建精确定位肿物与周围血管、脏器的关系,规划手术路径;
麻醉团队全程动态监测循环稳定,预防术中低血压;
外科团队:凭借丰富经验精细操作,避免损伤受压脏器,实现“毫米级”精准切除,将出血量控制在极低水平。
护理团队:贯穿围手术期全程管理,贯彻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通过多模式镇痛、阶梯式营养支持及个性化心理干预,助力患者术后5天实现“零并发症”康复。
隐匿肿瘤危害巨大 青少年群体不可忽视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胃肠微创中心二病区(结直肠病区)张元川医生团队指出:本例患者长期便秘的“元凶”,正是肿瘤压迫肠管导致。肿物持续生长挤压肠道,导致肠腔狭窄、蠕动受阻,粪便蓄积引发顽固性便秘,而患者误将腹部膨隆归因于“长胖”,险些延误治疗。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胃肠微创中心二病区(结直肠病区)团队呼吁:长期便秘伴腹部膨隆者:务必行腹部超声或CT检查,排除肿瘤压迫;青少年腹痛勿轻视: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呕吐,应立即就医;
选择多学科团队:复杂腹腔肿物手术需依托影像、外科、麻醉、护理等多学科协作,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胃肠微创中心二病区(结直肠病区)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秉承“办一家有温度的医院,做一名有温度的医者”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提升医疗技术与护理服务水平。在未来,团队将继续砥砺前行,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为守护人民健康贡献更大的力量。(吴平华 秦勤 杨影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