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4日电 (邹立洋)今年以来,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中心卫生院以“五抓”为核心举措,系统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切实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为基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抓中医阵地建设,延伸中医服务触角。大渡口中心卫生院累计投入50余万元,打造“中医馆”和“中医阁”,引进先进的中医诊疗设备,融入浓厚的中医药文化元素,为高效开展中医药服务提供有力支持。其中,双龙村卫生室、凤凰湖村中心卫生室、鹿羊村第三卫生室成功创建为“泸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阁”。服务范围覆盖新乐镇、合面镇等12个村社区,辐射纳溪西北部5个镇街及毗邻江阳区、江安县的3个乡镇,惠及群众超15万人,实现家门口享优质中医服务,群众就诊满意度达93%。
抓中医文化宣传,做实健康教育讲座。卫生院组建由副主任中医师牵头的专业宣讲团队,定期进村入户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案例,普及中医“治未病”理念及实用技法。2025年已举办讲座4场,覆盖双龙村、凤凰湖村等村社,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参与群众450余人次,辖区居民中医药知识知晓率提升至85%。
抓服务能力提升,强化学习培训教育。卫生院制定了系统的培训计划,围绕中医经典理论、临床技能开展专题培训3期,参训医务人员60余人次。邀请市、区专家开展联合查房、病例分析及技术指导,选派2名医生赴三甲医院规范化培训,引入“内热针”“臭氧”等特色技术4项,显著提升诊疗水平。
抓中医适宜技术,开展特色医疗项目。在原有针灸、推拿、拔罐、穴位贴敷等8类20项中医适宜技术的基础上,卫生院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和现代医学理念,推动内热针、穴位注射、小针刀等特色医疗项目开展,打造具有该院特色的中医服务品牌,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自2024年以来,已为3000余名患者提供了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患者复诊率同比提高约20%。
抓家庭医生签约,融通医群关系纽带。卫生院建立了8支专业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以“1名全科医生+1名中医师+1名护士”模式,为签约居民提供“全周期+个性化”服务。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失能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2024年累计签约9255人,慢性病控制率提升12%。开通24小时健康热线,建立21个微信服务群,日均解答咨询160余条,实现“线上问诊+线下服务”无缝衔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