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成大附院黄稚岚:十年坚守用责任与热爱守护生命防线
2025年05月09日 19:1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9日电 题:成大附院黄稚岚:十年坚守用责任与热爱守护生命防线

  作者 袁牟知博

  在四川省成都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成大附院)ICU的病房里,总有一盏灯在深夜里默默亮着,照亮着重症患者的生命之路。黄稚岚,这位在ICU坚守了十年的护士,用她的专业与担当,在无数个夜班中凭借精湛技艺与赤诚之心编织着危重患者生命的希望。

  黄稚岚是成大附院重症医学中心的一名护师。2014年从护理专业毕业后,她便一头扎进了ICU,这一待就是十年。在她看来,病房早已超越了工作场所的定义,俨然成为第二个家。“从毕业到现在,就没离开过ICU。”她坦言,刚入职时,面对病情危重的患者和复杂的仪器设备,她内心曾被无尽的恐惧与无助填满,“病人不能和我沟通,仪器滴滴作响,那种无助感很强烈”。但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操作技能的提升,特别是看到患者经过她的精心护理从昏迷逐渐清醒,最终转离ICU时,她找到了职业的意义。“看着他们好转,就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内心慢慢被职业获得感填满,恐惧逐渐退散。”

黄稚岚在工作。 安源 摄

  ICU的夜班,是对体力和心理的双重考验。在这里,护士每月要承担10个左右的夜班,黄稚岚也不例外。“夜班时值班人员少,患者病情变化快,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她解释道,夜班更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尤其是面对突发抢救时,与医生的配合必须如精密齿轮般严丝合缝,“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容不得半点马虎。”

  谈及印象深刻的抢救经历,黄稚岚的记忆迅速回溯到那个紧张忙碌的夜晚。一位高钾血症患者被紧急送入ICU,入院时血钾值极高,心率异常,随时有心脏骤停的风险。“我们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血液透析和降钾治疗。”整个夜班,她寸步不离地守在病床前,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看着患者的血钾逐渐回落,心率恢复正常,那种紧张后的轻松难以言喻。”当清晨将患者平稳交给下一班时,她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就像打赢了一场艰难的战役,特别自豪。”

  在ICU,这样的“生命保卫战”并不罕见。黄稚岚记得,曾有一位在追击歹徒时重伤的警察被送入科室,全身多处骨折、失血性休克,处于昏迷状态。尽管她当时未直接参与抢救,但整个团队争分夺秒的救治场景深深烙印在她心中:全院专家会诊、持续输血、24小时监护……“看着大家为了一个生命全力以赴,那种凝聚力和使命感让人震撼。”她说,这样的场景在ICU时常上演,无论是车祸重伤者还是危重症患者,团队始终以“集全院力量”的信念投入救治。

  除了专业技能,ICU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情感联结同样动人。每天清晨,当清醒的患者带着微笑说“昨天晚上睡了个好觉,感觉好多了,谢谢你们”时,黄稚岚的内心都会涌起一股暖流。“虽然ICU患者大多无法言语,但他们的眼神、手势,甚至康复后的一句感谢,都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

  长期上夜班对身体和家庭的影响不言而喻。“一开始家人觉得夜班太辛苦,尤其是对身体伤害大,希望我换白班岗。”但她坚持了下来,“ICU需要人,病人需要我们,而且我觉得自己能战斗。”这份执着与坚持,渐渐赢得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如今,家人的鼓励成为她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十年光阴,黄稚岚见证了无数生命的奇迹,也经历了生死的无常。但她始终相信,每一天的工作是一次守护生命的使命担当“如果有一天身体不允许上夜班了,我也会在白班继续奋战在一线。”

  在ICU的夜班岗位上,黄稚岚用多年坚守诠释了护士的责任与担当。她是无数重症患者深夜里的守护者,用专业和爱心为生命点亮希望之光。正如她所说:“能在患者最需要的时候陪在身边,帮助他们挺过难关,这就是我坚持下去的意义。”这份对职业的热爱与执着,让她在ICU的战场上始终保持着“能战斗”的昂扬姿态,成为生命防线最坚实的守护者。(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